《本草崇原》

清 張志聰;高世栻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巴豆

氣味辛溫,有毒。主治傷寒溫瘧寒熱,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大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穀道,去惡肉,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巴豆出巴郡川穀,今嘉州、眉州、戎州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葉似櫻桃而濃大,初生青色,後漸黃赤,至十二月葉漸凋,二月復漸生,四月舊葉落盡,新葉齊生,即花發成穗,微黃色,五六月結實作房青色,七八月成熟而黃,類白豆蔻,漸漸自落乃收之,一窠有三子,子爲金線巴豆,最爲上品。)巴豆生於巴蜀,氣味辛溫,花實黃赤,大熱有毒。其性剽悍,主治傷寒溫瘧寒熱者,辛以散之,從經脈而外出於肌表也。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大腹者,溫以行之,從中土而下泄於腸胃也。用之合宜,有斬關奪門之功,故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閉塞開通,則水谷二道自利矣。其性悍,故去惡肉氣合陽明,故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經》雲∶兩火合併是爲陽明巴豆味極辛,性大溫,具兩火之性,氣合陽明,故其主治如此。愚按∶凡服巴霜,即從胸脅大熱,達於四肢,出於皮毛然後復從腸胃而出。《傷寒論》有白散方,治傷寒寒實結胸用此。古人稱爲斬關奪門之將,用之若當,真瞑眩瘳疾之藥,用之不當,非徒無益而反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