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處
《滇南本草》
6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主根上有多數支根及鬚根。葉叢生;葉柄長約4~8釐米,具短柔毛;葉片卵狀心臟形,長1.5~3釐米,寬1.2~2.6釐米,邊緣具圓齒,兩面均生短毛;托葉小,與葉柄合生,膜質。葉間抽花梗,有時長於葉,中部以下有披針形小苞片2枚,長約1釐米;花單生,青紫色,徑約1.7釐米;萼片披針形,長約0.6釐米,綠色,邊緣膜質,基郎不等的下延;花瓣5,最下1枚最大,基部距形,距鈍;雄蕊5,花葯向內環繞雌蕊,藥隔扁平,延伸於藥室外,而成一薄質的附屬體,2枚花葯的基部有附屬體,延伸於距內;子房上位,卵形,柱頭截形,略擴大,具喙。蒴果3瓣裂。種子球形,黃色,花期春季。
10 功能主治
散風,清熱,疏肝,消腫。治風火赤眼,目翳遮睛,乳癰,瘰癧,疔腫。
①《滇南本草》:"破氣血,舒鬱。治風火眼暴赤疼,祛風退翳,白膜遮睛,婦人乳結不通,紅硬腫。白花者眼科良,紫花者乳結效,黃花者寒氣腹痛效。"
12 注意
肝實者可用,肝虛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