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相 2010年03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正常睡眠 睡眠是由兩個交替出現的不同時相組成:一個時相稱爲慢波睡眠,又稱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 sleep);另一個時相稱爲異相睡眠,又稱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sleep,REM sleep)。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人們入睡後所發生的睡眠大多數屬於此種。根據人腦電波的特徵,一般將此時相區分爲1、2、3、4期,相應於睡眠由淺入深的過程。1期,呈現低振幅腦電波,頻率快慢混合,而以4~7次/秒的θ波爲主。此期常出現於睡眠開始和夜間短暫甦醒之後。2期,也呈現較低振幅腦電波,中間常出現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梭形波和一些複合波。此期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代表淺睡過程。3期,常呈現短暫的高振幅腦電波,振幅超過50微伏,頻率爲1~2次/秒的δ波。4期呈現高振幅腦電波。此期以δ波爲主。其出現時間佔總時間的1/2以上,代表深睡狀態。3期與4期僅有量的差別,而無質的不同。通常認爲,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進體力及精力恢復的功能。因爲觀察到在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不睡後,在恢復睡眠中此期持續時間最長。隨着睡眠由淺入深,逐步喪失意識、血壓稍降、心率及呼吸減慢、瞳孔縮小、體溫及基礎代謝率降低、尿量減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減少、發汗機能增強,上述生理變化都較穩定。

異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此時相爲在睡眠過程中週期性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態。腦電圖與覺醒時的相似,呈現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雖然各種感覺機能進一步減退、運動機能進一步降低、肌肉幾乎完全鬆弛、運動系統受到很強的抑制,但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如血壓升高、心率及呼吸加速、腦血流量及耗氧量增加等。此外,在此時相內還會出現間斷的陣發性表現。例如頻頻出現快速的眼球運動、四肢末端和顏面肌肉抽動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