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法 2010年01月2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清熱法 詳清法條。

清熱法是治療內熱證的方法。此裏熱證必須是表證已解,裏熱已盛,但尚未實結、病機尚未轉化者,由於病因、病位不同,治法亦異,故本法又分爲6類。

清熱瀉火法

用於治療熱在氣分證,即氣分熱證。常用方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常用藥如生石膏、知母、梔子、黃芩、淡竹葉等。

清營涼血法

用於治療熱入營血證,即營血分的熱證。常用方如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常用藥如生地、丹皮、水牛角、元參、赤芍等。

清熱解毒法

用於治療瘟疫、溫毒及熱毒所致之證,如頭面紅腫、癰癤疔毒、吐衄發斑等。常用方如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等。常用藥如蒲公英、地丁、連翹、金銀花、野菊花、黃連、板藍根等。

清臟腑熱法

用於治療熱邪偏盛於某一臟腑之證。心火盛宜清心瀉火,方如導赤散、瀉心湯;肝膽熱盛宜清瀉肝膽,方如龍膽瀉肝湯;胃熱盛宜清胃涼血,方如清胃散;肺熱盛宜清瀉肺熱,方如瀉白散;大腸熱毒宜清熱涼血止痢,方如白頭翁湯。常用藥見各類清熱藥。

清熱祛暑法

用於治療夏季感受暑熱之邪所致之證。暑熱傷肺之輕證,方如清絡飲;暑溼證,方如六一散;暑熱傷氣耗津證,方如王氏清暑益氣湯。常用藥如西瓜翠衣、綠豆、荷葉、扁豆花、香薷等。

清虛熱法

用於治療溫病後期或肝腎陰血虧損所致的長期低熱或骨蒸潮熱之證。常用方如青蒿鱉甲湯、秦艽鱉甲散、當歸六黃湯等。常用藥如青蒿、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秦艽、白薇、生地、鱉甲等。

注意事項

1.使用清熱法必須注意辨明熱證的真假虛實。

2.清熱藥物均屬寒涼之品,易致傷胃,應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3.平素體質虛寒者慎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