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醫·明妃傳》,找找明代著名的女醫家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問:看《女醫·明妃傳》,找找明代著名的女醫家
答:

近日電視劇《女醫·明妃傳》熱播,故事設定在明朝,大概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大明國體昌盛卻禮教嚴苛,女子地位低下,不得從醫,隱疾難治。談家爲醫學世家,祖上幾代均爲御醫,因被奸人所陷害而遭遇滅頂之災,從此留下祖訓,後世不得行醫。但聰慧的談允賢從小耳濡目染,偷偷隨祖母學習中醫知識,不僅懸壺濟世、妙手仁心,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讚揚和支持,更漸起救天下女子之心。[1]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談允賢,與明代有名的女醫家談允賢同名,身份設定也與歷史人物頗有幾分相似。除此之外,明代確有幾位女醫家受召入宮,或許正是她們與談允賢一起構成了明妃的原型。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明代著名的女醫家。

談允賢

談允賢(1461~1556),明代女醫家[2]。無錫(今屬江蘇)人[2]。少時得祖父母指點講解,漸通醫學[2]。祖母臨終,將平素經驗方及製藥器具悉數授之,遂正式懸壺濟世,每奏奇效[2]。50歲時,將祖傳醫術參以己驗,撰成《女醫雜言》1卷[2]

談允賢與電視劇《女醫·明妃傳》女主角同名,年代相近(相差二三十年),祖父均爲醫家,同受祖母影響,疑爲原型。

陸氏

陸氏爲明代女醫生[3]。無錫(今屬江蘇)人[3]。永樂(1403~1424)年間有醫名[3]。熟諳醫理,臨證經驗豐富,驗案頗多。受召入宮爲太后審病問疾,侍內多年,後告老歸裏[3]

徐陸氏

徐陸氏爲明代女醫生[4]。醫士徐盂容之妻[4]。無錫(今屬江蘇)人[4]。以醫名[4]。永樂(1403~1424)年間,徵召入官,後以老遣歸[4]

彭醫婦

彭醫婦爲明代女醫生[5]。生活於萬曆(1573~1620)年間[5]。精醫理,善臨證,皇太後病目,屢治屢發,已近失明,彭氏投劑,大有起色,乃留居宮內有年[5]

蔣氏

蔣氏爲明代女醫生[6]。歙縣(今屬安徽)人[6]。生活於15世紀[6]。其夫程邦賢精兒科,蔣氏深得其夫醫學祕妙,且能行外科手術。有一初生七日小兒,糞門(肛門)無孔,腹脹將絕[6]。詢知出生時尚能飲,斷爲臟腑無隔,僅穀道未分[6]。遂以外科刀具斟酌準確部位刺穿,胎屎隨出[6]。又用綿紗條蘸蜂蜜時時通暢潤滑,以防復閉,乃得痊癒[6]蔣氏次子程相、媳方氏均精醫術。

方氏

方氏爲明代女醫生[7]。歙縣(今屬安徽)人[7]。生活於15~16世紀間[7]。夫程相(字子位),精醫術,診驗不可勝舉[7]。程相父程邦賢、母蔣氏皆長於幼科,方氏亦精於此[7]。內持家務,外診嬰兒,求治者盈門,每年治癒者不下千人,時人評程門醫術有“婦勝於夫”之說[7]

童天成

童天成爲明代女醫家[8]。字玉峯[8]。河南洛陽人[8]。生活於16~17世紀間[8]。精岐黃術,善治痰病[8]。嘗述種種痰病變證曰:“若熱痰則多煩熱溼痰則多倦怠軟弱,風痰則多癱瘓、奇證,驚痰則多心痛、癲疾,冷痰則多骨痹痿疾,飲痰則多脅痛臂痛食積痰則多癖塊痞滿。”言簡而意賅[8]倪朱謨採訪其說,錄入《本草匯言[8]

關聯詞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