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島民爲放棄傳統飲食而付出沉重代價

新聞動態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以進口加工食品來取代傳統食品,已導致肥胖症在太平洋島嶼居民中高度流行,並出現其他有關健康問題。Jane Parry報道。

太平洋上分佈着數千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這三個地區即由這些島嶼組成。在到處都是白色的沙灘,人們生活悠然自得的景象背後,這些太平洋島嶼正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元兇就是進口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調查顯示,在至少10個太平洋島嶼國家中,50%以上(有些地方甚至高達90%)的人口有體重過重問題。更嚴重的是,肥胖症患病率普遍很高,斐濟的這一患病率略低,亦在30%以上,而在屬於美國領土的美屬薩摩亞,婦女中肥胖症患病率爲80%,高到驚人的程度。

兒童基金會/Giacomo Pirozzi 在瓦努阿圖維拉港,青少年在一青年活動中心接受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教育。

世衛組織體重過重的定義是,身體質量指數(BMI)等於或大於25,肥胖症爲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30。太平洋地區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美屬薩摩亞爲47%,美國本土則爲13%,該地區其他地方則在14%至44%之間不等。

微量營養素缺乏在這一地區也很普遍。在接受調查的16個國家中,15個國家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和孕婦患有貧血症。在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瓦努阿圖,碘缺乏及甲狀腺腫爲地方流行病,儘管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最近通過食鹽碘化行動在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太平洋其他地區,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仍有待評估。對基里巴斯、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而言,維生素A缺乏也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太平洋島嶼地區人口有970萬人,其中約有40%的人被診斷患有非傳染性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根據2000年9月在薩摩亞舉行的一個太平洋地區肥胖症預防和控制戰略會議,這些疾病造成的死亡佔到太平洋島嶼地區所有死亡的四分之三,其治療費用佔衛生保健支出總額的40–60%。

世衛組織駐斐濟蘇瓦南太平洋辦事處代表,負責營養和身體活動事務的技術官員Temo K Waqanivalu博士,將該地區健康問題的部分原因歸咎於不良飲食習慣。他說,“傳統食品已不再受人青睞。它們無法與琳琅滿目、美味誘人的進口食品相媲美。”

太平洋島嶼居民可能清楚什麼是健康飲食,然而,與世界上許多地區一樣,政府仍需設法改變人們的行爲方式。在8個國家中,自述按建議一天食用五份或更多份水果蔬菜的調查受訪者不到20%。往往那些熱量高、營養差的進口食品對人更具吸引力。

對太平洋島嶼國家來說,一個主要挑戰是在學校里加強營養教育,促進健康飲食習慣。“在孩童時我們就知道,什麼東西應該喫,什麼東西不該喫;斐濟的營養教育工作達到很高的水準,”斐濟國家食品和營養中心的高級營養師Ateca Kama說。“我們的挑戰是如何將知識轉化爲行動。例如,學校將良好營養作爲一門知識向學生傳授,然而它們又因爲盈利的需要而在學校食堂中出售垃圾食品。”

兒童基金會/Giacomo Pirozzi 來自所羅門羣島倫加村的小學兒童

在4月的瓦努阿圖太平洋地區糧食首腦會議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爲,該地區各國政府需要制定新的法律,進一步規範食品行業。世衛組織駐馬尼拉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負責非傳染性疾病問題的技術官員Colin Bell博士說,“食品行業很不規範,也就是說缺乏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例如,食品標籤五花八門,如同食品進口國數目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過去,糧食是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口,現在則來自更遙遠的地方:中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營養標籤不僅標準不一致,往往還不使用英文——大多數太平洋島嶼國家的通用語言。規定使用明確一致的標籤至關重要,Bell博士說。“營養標誌越簡單越好。簡潔明瞭大有助益,應當予以鼓勵,並且成分標籤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監測也極爲重要。”

在太平洋島民的飲食中,更多地食用當地種植的有營養價值、能量密度低的傳統食品也很重要, Waqanivalu說。“我們也要對我們自己的農業和漁業部門加強輿論監督,力爭在本地供應和商業化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其他國家,還開展了‘本土化’運動,以推廣當地食品。”

在今年4月的首腦會議上,各國強調嬰兒需要以及母乳餵養可能給嬰兒營養帶來的改善。與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的其他許多國家相比,母乳餵養在太平洋島嶼更爲普遍,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的營養區域顧問Tommaso Cavalli-Sforza博士如是說。其中一個因素是,奶粉廠商選擇不打入太平洋島嶼市場。“對於推銷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興趣不大,因爲那裏的人口大大少於亞洲國家,而行業投入的廣告費用也少了很多,例如,在菲律賓,”他說。“不過,在一些國家,如薩摩亞,當地商店中仍有大量嬰兒奶粉在銷售”。

然而,按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基金會)駐斐濟蘇瓦太平洋辦事處的營養學專家Seini Kurusiga的說法,發展趨勢是,期初的高母乳餵養率嬰兒六個月大時呈下降趨勢,降幅達50%以上,並且持續下降。“需要加強對母乳餵養的支持,重新喚起人們的重視,使母乳餵養形成風氣。”她說。“如果將孕產婦嬰兒營養問題列入區域議程,支持工作在該地區很可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要解決這一地區如此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需要對食品進口和農業政策作出調整,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不同部門之間乃至在整個區域內開展合作。確立合作的重要性是這次首腦會議的重要成果之一,Waqanivalu說。

兒童基金會/Giacomo Pirozzi 在瓦努阿圖維拉港,一名女孩在準備烹調一些蔬菜。

“首腦會議產生的成果就是多部門辦法。過去我們也曾試圖做好衛生與發展方面的工作,今天,我們要想做出點成績,就需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但是,任何區域合作的努力都必須具有靈活性,譬如要考慮到太平洋島嶼在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影響方面的脆弱性,Bell說。“需要收集有關糧食安全的數據,鼓勵爲決策提供信息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其它威脅,”他說。

由於國家食品消費調查成本高昂,收集有關維生素礦物質缺乏的原因的信息範圍有限。爲克服這一侷限性,各國正在與世衛組織和夥伴機構合作,彙集不同部門的數據和資源,以改善數據收集、分析和使用規劃。本月,太平洋共同體祕書處與世界銀行合作,共同舉辦一個國家統計官員講習班,以改進數據的收集和使用。

預期壽命數據說明了採取行動的緊迫性。人們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平均年齡越來越低。在斐濟,由於主要由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過早死亡,只有16%的人口年齡超過55年歲,Waqanivalu說。

“繼太平洋糧食首腦會議召開之後以及最近聯大作出關於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的決議以來,這些疾病終於在區域和全球層面得到其理應得到的重視,”他說。聯合國大會在2011年9月將首次通過舉行首腦會議來處理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威脅。

在太平洋地區糧食首腦會議上,與會國家和地區一致通過了糧食安全行動框架。關於該框架的信息,可上網站www.foodsecurepacific.org查閱。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