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2年8月22-23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的30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賈曉九、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祕書長黃建銀、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宗瓦副祕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祕書長曹正逵、北京中醫藥大學吳建偉書記以及靳琦副校長等領導出席了大會開幕式並講話。

8月22日,世界中聯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預備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共有89人,其中境外人員25人,境外人員比例28.1%,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體質研究中心王琦教授當選爲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朱燕波教授當選爲副會長兼祕書長。

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旨在廣泛聯繫境內外體質醫學研究者,大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制訂國際組織標準,積極發展境外會員,廣泛聯繫和團結世界各地專家、學者、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讓中醫藥爲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次大會共收錄論文36篇,內容涉及體質分類體質健康狀態辨識、複合體質相關研究、體質與健康、疾病的相關性、體質與各科臨牀醫學體質個體化診療體質與個體化養生健康管理體質干預的評價研究、體質遺傳學體質流行病學研究等。大會設置主題報告5個,學術交流報告12個。分別是周宏灝院士的《個體化藥物治療》,樊代明院士的《整合醫學初探》,高炳熙教授的《四象醫學中醫學和印度傳統醫學比較》,王琦教授的《現代醫學發展模式與中醫體質學》,王前飛研究員的《中醫痰溼體質分子基礎研究》、張恆鴻教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前後體質變化評估》、袁冰教授的《試論中醫體質學的發展趨勢及其歷史地位》、戴昭宇副教授的《對生活習慣病的日本體質醫學研究考察》、朱燕波教授的《行爲?體質與健康??應用中醫體質量表的實證研究》、李燦東教授的《無症狀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佈及與肥胖關係比較研究》、龐國明主任醫師的《中醫體質類型與糖調節受損的相關性研究》、張慶祥教授的《論氣鬱體質的形成及其臨牀意義》、吳承玉教授的《240例代謝綜合徵血糖中醫體質類型與TDS的研究》、王祥義教授的《“三辨”診療模式調治慢病441例初步小結》、倪誠教授的《古醫籍中辨體論治醫案准入標準及體質分類判定研究》、姚實林副教授的《論不同健康狀態的體質辨識》、井慧如博士的《應用<中醫體質量表(英文版)>對在京美加籍人羣中體體質調查分析》,呈現了近年來體質個體化診療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熱點。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