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國際聯盟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0年11月19日,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2010國際中醫藥發展論壇暨中醫藥國際聯盟成立大會”在京隆重召開,中醫藥國際聯盟宣佈成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任主席。

會議以“發揮優勢 和合共進 促進健康”爲主題,深入探討國際中醫藥應用和發展的最新動態與先進理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於文明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俄羅斯公使陶米恆、日本東京藥科大學校長長坂達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劉德培院士分別在會上致辭,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書記李懷榮宣讀《中國中醫科學院關於成立中醫藥國際聯盟的決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王永炎主持開幕式。出席會議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戴汝爲,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姚新生、於德泉、李連達、李大鵬,國醫大師路誌正、陸廣莘,以及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許家傑教授、奧地利歐亞太平洋學術網主席溫克琳娜教授、挪威科技大學尼爾森教授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5位外國專家共計200餘位國內外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者。

爲了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高水平、多途徑、寬領域的中醫藥科學研究國際合作平臺與機制,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全球有志於中醫藥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成立中醫藥國際聯盟。該聯盟彙集來自國內外國家級科研機構、著名大學、知名企業中熱中醫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有着良好合作基礎及代表國內外最高學術水平的一流科學家,通過組織聯盟年會、項目合作、學術交流等活動,實現中醫藥科技、醫療、教育等合作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提高中醫藥自主創新能力和防病治病能力

作爲中醫藥國際聯盟主席的曹洪欣院長介紹,已有20多個國家的著名中醫專家、國內20餘名兩院院士、40餘名大學與科研院所的院校長和專家近百人加入中醫藥國際聯盟。他說,多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一直倡導並實踐高水平、多途徑、寬領域的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把“堅持主體發展、自主創新、和合共進”作爲交流與合作的主要原則,把“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服務人類健康”作爲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奧地利歐亞太平洋學術網、俄羅斯傳統醫學中心、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挪威科技大學醫學院、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等高水平國際科研機構、著名大學和企業開展中醫藥領域的科技合作;爲20多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界要人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主辦或承辦太平洋健康高層論壇、國際傳統醫藥學術大會等20餘次全球、區域及雙邊學術交流大會;每年爲近千人次的國外醫生或留學生進行培訓和學歷教育;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了80多項實質性合作,重點開展了心血管病、腫瘤血液病糖尿病艾滋病、骨傷科疾病等100多項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他表示,在“十一五”結束、“十二五”開局的交界時,召開國際中醫藥發展論壇和成立中醫藥國際聯盟具有戰略意義。在國內外著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藥國際聯盟必將進一步活躍世界範圍內的中醫藥學活動,促進中醫藥高水平、多途徑、寬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中醫藥的國際地位和水平。

我國已與70多個國家簽訂了含有中醫藥內容在內的政府間協議94個,中醫藥已納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框架,中華第一批中醫藥的合作項目已經啓動,對外辦醫、辦學逐漸增多,中醫藥的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可以說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步伐逐步加快。中醫藥國際聯盟的成立搭建了國際中醫藥交流與合作平臺。

發展中醫藥是建設我國特色醫療衛生體系的需要。當前中醫藥事業發展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政府更加重視中醫藥發展,堅持中西醫並重的發展方針,注重發揮中醫藥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的作用。一方面,我國正全面實施醫療體制改革,如何建設我國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模式相適應,與人民羣衆醫療服務需求相適應,是我們醫療衛生重點解決的問題。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對節約醫療成本,發揮醫療資源的最大相對效能,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還處於發展時期,在加強民生建設的同時,發揮中醫藥養生保健、防病治病領域的優勢作用,對提升國民健康素質、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中醫藥已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中醫學理論的先進理念以及診療模式越來越符合人類對健康的需求,中醫藥“簡、便、廉、驗、安”的特色優勢也越來越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從各國的政要到普通民衆,接受中醫藥服務的人羣比例在明顯加大。希望中醫藥國際聯盟進一步吸納更多的優勢資源,加強合作,促進發展,不斷拓寬中醫藥合作領域,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同時不斷創新合作機制與模式,平等對話,做到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11月19日,“2010國際中醫藥發展論壇暨中醫藥國際聯盟成立大會”在京召開。在主席臺就座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於文明,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黨委書記李懷榮、名譽院長王永炎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劉德培院士,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鄭永齊,俄羅斯公使陶米恆,日本東京藥科大學校長長坂達夫,奧地利歐亞太平洋學術網主席溫克琳娜。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