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救苦丸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救苦丸

黃連1兩,當歸2錢,甘草1錢,上同銼細,新水半碗,浸1宿,以慢火熬約至1半,以綿濾去滓,以淨爲妙,用火再熬作稠膏子爲度,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1大彈子許,底下燃之,用艾燻膏子,艾盡爲度。再入下項藥:硃砂1錢(飛),腦子半錢,乳香、沒藥等分。上爲極細末,入黃連膏內,搜和爲丸,如米大。眼暴發赤,嗔痛不可忍者。每用2丸,點眼大角內,仰面臥,藥化則起。《保命集》卷下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