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 2016年09月02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雞骨草爲中藥名,出自蕭步丹《嶺南採藥錄》[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別名

又名紅母雞草、黃頭草、豬腰草、黃食草、石門坎、細葉龍鱗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Abruscantoniensis Hance除去莢果的全株[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分佈廣東、廣西等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性味

甘、微苦,涼[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功能主治

功在清熱利溼,散瘀止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1.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溼骨痛,跌打瘀血內傷[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煎服:15~30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2.鮮葉搗敷乳癰,蛇咬傷[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使用注意

本品種子有毒,不可內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化學成分

全草含相思子鹼,膽鹼,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根含皁苷,苷元爲槐花二醇、大豆皁醇A及B、廣東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又含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藥理作用

相思子鹼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炎症反應,高濃度可抑制羊紅細胞的溶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本品具有免疫增強的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雞骨草藥典標準

品名

雞骨草

Jigucao

ABRI HERBA

來源

本品爲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Hance的乾燥全株。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性狀

本品根多呈圓錐形,上粗下細,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細縱紋,支根極細,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硬。莖叢生,長50~100cm,直徑約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8~11對,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氣微香,味微苦。

鑑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非腺毛單細胞,頂端尖或長尖,長60~970μm,直徑12~22μm,壁厚3~6μm,層紋明顯,有疣狀突起。氣孔平軸式。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蘋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長圓形,直徑16~40μm,有的壁稍厚。木栓細胞黃棕色。草酸鈣方晶直徑5~ll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正丁醇10ml使溶解,用2%鹽酸溶液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酸液,用5%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再用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5ml,合併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相思子鹼對照品,加80%甲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一醋酸一水(4:1:5)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茚三醐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H 第一法)。

總灰分

不得過7.5%(附錄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6.0%。

雞骨草飲片

炮製

除去雜質和莢果,切段。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涼。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

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於溼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

用法與用量

15~30g。

貯藏

置乾燥處。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