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旨緒餘》

明 孫一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太極圖說

(附中和集太極圖說)山陽度氏曰∶上之一圈者,太極本然之妙也。及其動靜既分,陰陽既形,而其所謂上之一圈者,常在乎其中,蓋本然之妙,未始相離也。至於陰陽變合而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圈者,所謂分而言之,一物一太極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復會於一圈者,所謂合而言之,五行太極也。然其指五行之合也,總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蓋土行四氣,舉是四者以該之,兩儀四象之義也。其下一圈,爲幹男坤女者,所謂男女一太極也。以見太極之妙,流行於天地之間者,無物不在,而無物不然也。中和集曰∶上之一圈者,釋曰“圓覺”,道曰“金丹”,儒曰“太極”。所謂無極而太極者,不可極而極之謂也。釋氏雲∶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易·系》雲∶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丹書》雲∶身心不動,以後復有無極真機,言太極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靜定也,周子所謂主於靜者是也。蓋人心靜定,未感物時,湛然天理,即太極之妙也。一感於物,便有偏倚,即太極之變也。苟靜定之時,謹其所存,則天理常明,虛靈不昧,動時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來,俱可應也。靜定工夫純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無極之真復矣,太極之妙應明矣,天地萬物之理悉備於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