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ì xīn sǎn

2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細辛散

2.1 處方

細辛(去苗.一錢) 白朮去蘆.一錢) 獨活去蘆.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肉桂(一錢) 防風去蘆.一錢) 厚朴(姜制.二錢) 麻黃(去節.二錢) 枳實麩炒.半錢) 甘草(半錢)

2.2 功能主治

脾臟中風,肉熱肌膚,淫淫如蟲行;或腠理開,汗大瀉,脾肉色不澤,脣鼻黃色。

2.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2.4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3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

3.1 方名

細辛散

3.2 組成

細辛半兩(去葉)1分,川芎1分,白芷1分。

3.3 主治

八般頭風,及眩暈噁心吐逆。

3.4 用法用量

(口畜)鼻中。仍以川芎細辛甘草爲末,薄荷湯調服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 《聖惠》卷五十五

4.1 方名

細辛散

4.2 組成

細辛2兩半,人蔘1兩(去蘆頭),乾薑2兩(炮裂,銼),黃芩1兩,桂心2兩半,麻黃1兩半(去根節),當歸1兩半(銼,微炒),芎1兩半,石南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3分,食茱萸3分。

4.3 主治

風疰,走入皮膚中如蟲行,腰痛強直,五緩六急,手足拘攣癮疹搔之作瘡,風屍身癢,卒風面目腫起,手不出頭,口噤不能語。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5 《聖惠》卷三十四

5.1 方名

細辛散

5.2 組成

細辛半兩,露蜂房半兩,槐枝2兩(銼細),鹽花1兩。

5.3 主治

齒齦連頜腫疼,頻發動無時。

5.4 用法用量

每用5錢,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熱含冷吐。

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6 《聖惠》卷三十六

6.1 方名

細辛散

6.2 組成

細辛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

6.3 主治

口臭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7 《聖惠》卷三十七

7.1 方名

細辛散

7.2 組成

細辛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白朮3分,桂心3分,蔓荊子3分,芎2分,訶黎勒3分(煨,用皮),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7.3 主治

肺傷風冷,鼻流清涕,頭目疼痛胸膈不利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7.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8 《聖惠》卷四十二

8.1 方名

細辛散

8.2 組成

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1兩,人蔘1兩(去蘆頭),桂心3分,半夏1兩(湯浸洗7遍去滑),麻黃2兩(去根節),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3分(去蘆頭)。

8.3 主治

卒上氣,心胸壅悶,頭痛

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9 《聖惠》卷四十五

9.1 方名

細辛散

9.2 組成

細辛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旋覆花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紫蘇莖葉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石膏2兩,黃芩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蔓荊子半兩,芎半兩,檳榔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9.3 主治

腳氣發動,心膈痰壅,頭痛嘔逆,惡聞食氣。

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0 《聖惠》卷四十六

10.1 方名

細辛散

10.2 組成

細辛1兩,紫菀1兩半(去苗土),五味子3分,貝母1兩(煨微黃),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1兩,人蔘3分(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10.3 主治

咳嗽,痰唾稠粘,心胸壅滯,飲食減少。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1 聖濟總錄》卷十六

11.1 方名

細辛散

11.2 組成

細辛(去苗葉)3錢,夏枯草3錢,蓽茇1錢,高良薑1錢。

11.3 主治

頭疼,連牙齒風痛不可忍。

11.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隨痛左右搐入鼻內。如牙疼,用時須開口流涎,不得噴,候涎盡,以冷水點臘茶飲之,其痛立止。

1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2 《聖惠》卷六十九

12.1 方名

細辛散

12.2 組成

細辛3分,秦艽1兩(去苗),獨活1兩,桂心1兩,山茱萸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薯蕷1兩。

12.3 主治

婦人風眩頭疼,目被風牽引,偏視不明。

12.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3 《聖惠》卷七十

13.1 方名

細辛散

13.2 組成

細辛半兩(洗去苗土),訶黎勒皮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菀3分(洗去苗土),人蔘半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碎),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13.3 主治

婦人肺臟虛寒胸中痰滯,不欲飲食,時復咳嗽

1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4 《聖惠》卷七十四

14.1 方名

細辛散

14.2 組成

細辛3分,前胡1兩(去蘆頭),白朮3兩,訶黎勒皮3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烏角1兩(微炒)。

14.3 主治

妊娠傷寒,心胸不利,壯熱頭痛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5 《聖惠》卷七十八

15.1 方名

細辛散

15.2 組成

細辛1兩,肉桂(去皴皮)1兩,獨活1兩,秦艽(去苗)1兩,麻黃(去根節)1兩,菖蒲1兩,紅蘭花1兩,薏苡仁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當歸(銼,微炒)1兩,萆薢(銼)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

15.3 主治

產後中風,手腳不遂,筋脈拘急,不能言。

1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6 《聖惠》卷八十三

16.1 方名

細辛散

16.2 組成

細辛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麻黃3分(去根節),杏仁21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16.3 主治

小兒咳逆上氣,心胸壅悶。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7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17.1 方名

細辛散

17.2 組成

細辛1兩,白朮1兩,獨活1兩,附子(炮)1兩,防風1兩,肉桂1兩,麻黃(去節)2兩,厚朴薑汁炙)2兩,枳實半兩,甘草(炙)半兩。

17.3 主治

脾臟中風,肉熱,肌皮淫淫如蟲行,或腠理開,汗大泄,皮膚肉色不澤,脣鼻黃色。

1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8分,不拘時候服。

1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8 普濟方》卷六十八引《海上方

18.1 方名

細辛散

18.2 組成

細辛草烏尖、乳香等分

18.3 主治

蛀牙。

18.4 用法用量

用時就火丸,塞孔中,良久效,無孔,即咬於痛處,有涎即吐之。

1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熔黃蠟爲條。

19 《聖惠》卷五十一

19.1 方名

細辛散

19.2 組成

細辛1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桂心1兩,赤茯苓1分,白朮2兩,當歸3分(銼,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19.3 主治

飲癖胸中結滯,臍下滿急,嘔逆不能食

1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9.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0 《聖惠》卷十二

20.1 方名

細辛散

20.2 組成

細辛1兩,芎1兩,赤茯苓1兩半,桑根白皮2兩(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銼),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20.3 主治

傷寒,發歇寒熱,脣口乾焦,毒氣攻四肢浮腫

20.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1 《外臺》卷十二引《深師方》

21.1 方名

細辛散

21.2 組成

細辛2兩,乾地黃2兩,甘草(炙)2兩,桂心5兩,茯苓5兩,枳實(炙)3兩,白朮3兩,生薑3兩,栝樓實3兩。

21.3 主治

胸痹背痛短氣

21.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2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21.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胸痹達背隱痛胸中大氣不布,致濁痰瘀垢攻衝背腧,故用姜、桂、細辛辛溫利竅,枳、術、苓、甘甘溫健脾栝樓滌痰地黃滋血,乃橘皮枳實生薑湯之變法也。

22 方出《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22.1 方名

細辛散

22.2 別名

瓜丁散

22.3 組成

瓜丁細辛等分

22.4 主治

齆鼻有息肉不聞香臭

22.5 用法用量

塞鼻中,須臾即通。

22.6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棉裹如豆大許。

22.7 附註

瓜丁散(《普濟方》卷五十六)。

23 方出《外臺》卷二十八引張文仲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五四

23.1 方名

細辛散

23.2 組成

細辛、桂心各等分

23.3 主治

卒忤停屍,不能言。

23.4 用法用量

納口中。

2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4 《千金翼》卷二十

24.1 方名

細辛散

24.2 組成

附子2分(炮,去皮),秦艽3分,人蔘3分,牡蠣3分(熬),蜀椒3分(汗,去目閉口者),乾薑5分,桂心5分,茯苓1兩,桔梗1兩,防風1兩半,白朮1兩,當歸1兩,獨活1兩,柴胡5分,黃芩3分,烏頭半兩(炮,去皮),甘草3分(炙),麻黃3分(去節),芎3分,石南半兩,莽草半兩,牛膝半兩,天雄半兩(炮,去皮),栝樓半兩,杜仲半兩(炙),細辛2分。

24.3 主治

風入五臟悶絕,常自燥痛,或風注入身,冷注鬼注飛屍惡氣腫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內或外,鍼灸流移,無有常處,驚悸腹脹氣滿,叉心頭痛,或恍惚悲懼,不能飲食,或進或退,陰下溼癢,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黃,房中勞極

24.4 用法用量

旦以清酒服5分匕訖,如行十里勢欲歇,更飲酒5合佳。

24.5 製備方法

上爲散,仍別稱之合和也。

25 醫心方》卷五引《古今錄驗》

25.1 方名

細辛散

25.2 組成

姜4分,細辛5分,皂莢2分,椒4分,附子2分。

25.3 主治

齆鼻有息肉,及中風有濁濃汁出。

25.4 用法用量

以棉裹如杏仁大,着鼻孔中,每日1次,5日濁膿盡。

25.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26 《聖惠》卷九

26.1 方名

細辛散

26.2 組成

細辛1兩,赤芍藥1兩,桂心3分,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26.3 主治

傷寒初得1日,壯熱,頭目四肢疼痛

26.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良久喫蔥粥投之,衣蓋出汗

26.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7 《聖惠》卷十九

27.1 方名

細辛散

27.2 組成

細辛1兩,赤茯苓1兩,白朮1兩,芎1兩,柴胡1兩(去苗),當歸1兩(銼,微炒),麻黃2兩(去根節),乾薑1兩半(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防風1兩半(去蘆頭),獨活1兩半,石膏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27.3 主治

中風痹,頭目昏悶,肢節疼痛

2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7.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28 《聖惠》卷二十

28.1 方名

細辛散

28.2 組成

細辛3分,枇杷葉1兩(拭去毛,炙微黃),人蔘1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前胡1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半兩,芎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

28.3 主治

風痰氣逆,發即嘔吐,欠呿,昏悶,神思不爽。

2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8.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9 《聖惠》卷三十二

29.1 方名

細辛散

29.2 組成

細辛3分,甘菊花3分,犀角屑1兩,牛黃半兩(細研),羚羊角屑半兩,龍腦1分(細研),天竺黃1分(細研),琥珀3分(細研),硃砂3分(細研),密蒙花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蔓荊子半兩,赤芍藥半兩,酸棗仁3分(微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

29.3 主治

風毒攻兩眼緊小,羞明,見風流淚,視物昏暗。

29.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2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

30 《聖惠》卷三十三

30.1 方名

細辛散

30.2 組成

細辛1兩,赤茯苓1兩,黃芩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木通1兩半,黃連1兩半(去須),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葳蕤1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30.3 主治

墜睛眼風熱瞳人向下。

30.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

30.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30.6 用藥禁忌

炙煿、油膩、毒滑魚肉。

31 《雞峯》卷二十一

31.1 方名

細辛散

31.2 組成

白殭蠶1兩,升麻(末)1兩,白礬(末)半兩。

31.3 主治

牙疼

31.4 用法用量

每用半錢,揩牙患處,含口多時吐涎,次用沉香散。

3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32 祕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32.1 方名

細辛散

32.2 組成

細辛2兩,防風2兩,知母2兩,茺蔚子2兩,黑參1兩,桔梗1兩,大黃1兩,羚羊角1兩。

32.3 主治

倒睫拳毛外障

32.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3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2.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細辛湯”。

33 聖濟總錄》卷一○八

33.1 方名

細辛散

33.2 組成

細辛(去苗葉)半兩,甘菊花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赤芍藥半兩,石膏(細研水飛)1兩,藁本(去苗土)1兩,芎1兩,防風(去叉)1兩,甘草(炙)1分。

33.3 主治

風氣上攻,眼睛疼痛,牽連頭腦。

3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後沸湯調下,1日2-3次。

3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4 養老奉親》

34.1 方名

細辛散

34.2 組成

細辛2兩(去土),川芎2兩,甘草半兩(炙)。

34.3 功效

明目,和脾胃,除風氣,去痰涎。

34.4 主治

老人春時多昏倦。

34.5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錢,以水1盞,煎至6分,熱呷,可常服。男子女人通用。

34.6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5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35.1 方名

細辛散

35.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兩半,熟乾地黃(焙)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2兩半,枳實麩炒)半兩,白朮(銼)1兩半,乾薑(炮)1兩半,栝樓實(去皮)1兩半。

35.3 主治

胸痹背痛短氣

3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3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6 聖濟總錄》卷一八○

36.1 方名

細辛散

36.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兩,木通(銼)1兩。

36.3 主治

小兒鼻塞生肉。

36.4 用法用量

以綿纏裹大豆許,納鼻中,1日2次。

3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37 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37.1 方名

細辛散

37.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分,桂(去粗皮)1分,乾薑(炮)1分。

37.3 主治

小兒解顱

37.4 用法用量

以乳汁和塗頂上

37.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8 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管見良方》

38.1 方名

細辛散

38.2 組成

北細辛

38.3 主治

諸風。

38.4 用法用量

用好皁角1挺,以淨刷蘸水就上刷令作沫,然後以指蘸皁角沫點細辛散,於牙關緊處擦之,不拘時候。

3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39 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39.1 方名

細辛散

39.2 組成

細辛(去苗,銼)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

39.3 主治

聤耳耳中痛,膿血出。

39.4 用法用量

蔥汁和1錢匕,綿裹塞耳中

39.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40 祕傳眼科龍木論》卷三

40.1 方名

細辛散

40.2 組成

細辛2兩,茺蔚子2兩,黑參1兩,黃芩1兩,桔梗1兩,大黃1兩,車前子1兩半。

40.3 主治

因他病後生翳外障

40.4 用法用量

以水1盞,散1錢,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4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1 聖濟總錄》卷一一○

41.1 方名

細辛散

41.2 組成

細辛(去苗葉)半兩,人蔘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五味子1兩,芎1兩半,藁本(去苗土)1兩半。

41.3 主治

目瞼硬刺痛腫赤。

4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2分,煎至7分,早、晚食前和滓溫服

4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42 普濟方》卷七十

42.1 方名

細辛散

42.2 組成

細辛1兩,莽草1兩,曲頭棘針1兩,牆衣1兩,鹽花1兩半,蕎麥面3兩。

42.3 主治

牙齒疼痛,搖動欲落,疳蟲衄血,臭氣黑惡,不能食

42.4 用法用量

又以搖揩不得者,即以綿裹貼齒根上,咽津無妨。用後齒牢,患十年者皆效。

4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釅醋和蕎麪裹上件藥,以炭火燒令赤。

43 普濟方》卷三○七

43.1 方名

細辛散

43.2 組成

細辛3錢,白芷3錢,雄黃2錢(一方有白及)。

43.3 主治

毒蛇所傷。

43.4 用法用量

麝香少許。每次2錢,溫酒調服

4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44 普濟方》卷三六八

44.1 方名

細辛散

44.2 組成

細辛1分,石膏1分,何首烏1分,川烏頭半兩,川芎半兩,幹薄荷半兩,蠍14個。

44.3 主治

小兒、大人頭風頭疼傷寒壯熱

4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用薄荷茶調下。

4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5 《幼科類萃》卷二十六

45.1 方名

細辛散

45.2 組成

細辛1錢,防風1錢,川芎1錢,前胡1錢,人蔘1錢,甘草1錢。

45.3 主治

小兒氣塞多涕。肺爲風寒所襲,而津液不收,則爲鼻涕

45.4 用法用量

乳香煎湯調化服。

45.5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46 壽世新編

46.1 方名

細辛散

46.2 組成

蓽茇1錢,川椒1錢,薄荷1錢5分,荊芥2錢,細辛1錢5分,樟腦1錢5分,青鹽1錢5分。

46.3 主治

牙痛

46.4 用法用量

擦牙。拔出熱涎自愈

46.5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47 《局方》卷七(續添諸局經驗祕方

47.1 方名

細辛散

47.2 組成

紅椒(去目,炒)半兩,鶴蝨半兩,牙皁半兩,蓽茇半兩,縮砂(去殼)半兩,荊芥(去梗)1兩,細辛(去苗)1兩,白芷2兩,草烏2兩。

47.3 功效

疏邪殺蟲

47.4 主治

風蚛牙痛,或牙齦宣爛,牙齒動搖,腮頷浮腫。蟲牙蛀,脈滑者。

47.5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於痛處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咽。少時,溫水漱口,頻頻擦之。

47.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47.7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牙蛀,本厥陰風化之氣生蟲蝕牙,而齒不堅牢,故齒骨損壞焉。荊芥疏血中之風,細辛散少陰之風,白芷散風燥溼,川椒溫中殺蟲牙皁通竅殺蟲鶴蝨祛溼殺蟲蓽茇暖胃逐蟲,砂仁理氣開胃也。爲散擦牙,使風蟲消化,則齒日肅清,而齒骨堅固。

48 御藥院方》卷九

48.1 方名

細辛散

48.2 組成

荊芥細辛露蜂房等分

48.3 主治

牙齒疼痛

48.4 用法用量

每用3錢,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溫漱冷吐。

48.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9 楊氏家藏方》卷二

49.1 方名

細辛散

49.2 組成

細辛半兩(去葉土),川烏頭尖7枚(去皮,生用),防風半兩(去蘆頭),地龍(去土)半錢。

49.3 主治

洗頭傷風項背拘急,甚者發搐

4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酒少許,槐白皮1寸,同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

4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0 蘭室祕藏》卷中

50.1 方名

細辛散

50.2 組成

細辛2分,瓦粉2分,生黃芩5分,芍藥5分,酒黃連7分,川芎7分,炒黃芩1錢,酒黃芩1錢,炙甘草1錢5分,柴胡2錢。

50.3 主治

正頭痛

5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半,煎至1盞,取清,食後服之。

50.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51 《朱氏集驗方》卷九

51.1 方名

細辛散

51.2 組成

北細辛2錢,蓽茇2錢,白芷3錢,川芎3錢,川烏1個,全蠍5個。

51.3 主治

牙疼

51.4 用法用量

或痛,先用鹽水洗淨,用少許敷痛處,立效;或有熱腫,即入腦子少許,和藥擦之,皆效。

51.5 製備方法

曬乾爲末。

52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52.1 方名

細辛散

52.2 組成

細辛(去苗葉)3兩,甘草(炙,銼)3兩,乾薑(炮裂)3兩,五味子3兩,赤茯苓(去黑皮)4兩。

52.3 主治

肺寒,咳嗽喘滿

52.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沸湯點服,1日3次。

52.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3 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53.1 方名

細辛散

53.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分,升麻1分,藁本(去苗土)1分,芎1分,防風(去叉)1分,甘草(炙)1分,凝水石(研)半兩。

53.3 主治

風熱牙齒黃黑。

53.4 用法用量

取少許敷齒,更取1錢匕,綿裹含化,咽津無妨。

5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4 聖濟總錄》卷一二○

54.1 方名

細辛散

54.2 組成

細辛(去苗葉)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當歸(切,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木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礬石(枯)少許,皂莢(入鹽燒灰)少許。

54.3 主治

久患風牙疼痛疳(匿蟲)。

54.4 用法用量

常用揩牙。

54.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5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55.1 方名

細辛散

55.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分,蟾酥(炙幹)1分,瓜蒂1分,黃連(去須)1分。

55.3 主治

齒(匿蟲)。

55.4 用法用量

每用1錢匕,塗貼齒齦上,1日3-5次。

5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6 聖濟總錄》卷一一八

56.1 方名

細辛散

56.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分,菖蒲3分,乾薑(炮裂)半兩,棗肉(焙乾)半兩,雞舌香1分。

56.3 主治

口臭,血不止。

56.4 用法用量

每用半錢,棉裹如杏仁,含咽津,1日3次。

56.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