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湯

行氣散結 中醫學 方劑學 降氣化痰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ì qī tāng

2 概述

四七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七首。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引《易簡方》之四七湯

3.1 別名

厚朴半夏湯大七氣湯七氣湯[1]

3.2 組成

半夏五兩,茯苓四兩,紫蘇葉二兩,厚朴三兩[1]

3.3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3.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水煎[1]

3.5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引《易簡方》之四七湯功能行氣散結,化痰降逆[1]。主治痰氣互結,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狀如炙臠,或中痞滿不舒,痰盛氣急,嘔逆噁心,及婦人惡阻[1]

4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四七湯

4.1 處方

半夏五兩,茯苓四兩,紫蘇葉二兩,厚朴三兩。

4.2 炮製

上俰咀。

4.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四七湯主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氣所爲也。或中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嘔逆噁心,並宜服之。

4.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4.5 運用

若因思慮過度,陰陽不分,清濁相干,小便白濁,用此藥下青州白圓子,最爲切當。婦人惡阻,尤宜服之。

4.6 方解

一名厚朴半夏湯,一名大七氣湯。局方有七氣湯,用半夏五兩,人蔘、官桂、甘草各一兩,生薑煎服,大治七氣,並心腹絞痛。然藥味太甜,恐未必能止疼順氣。一方治七情所傷,中不快,氣不升降,腹肋脹滿,用香附子炒半斤,橘紅六兩,甘草一兩,煎服,尤妙。好事者謂其耗氣,則不然。蓋有是病,服是藥也。

4.7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 《國醫宗旨》卷二方之四七湯

5.1 組成

紫蘇2錢,厚朴3錢(薑汁炒),白茯苓4錢,半夏(姜制)5錢,檳榔(堅實,內白花者)2錢。

5.2 功能主治

《國醫宗旨》卷二方之四七湯主治七情所感,喉間梅核氣,心腹痛

5.3 用法用量

生薑7片,烏梅1個,水煎,細嚼沉香溫服

6 普濟方》卷三二一引《瑞竹堂方》之四七湯

6.1 組成

半夏1兩(湯泡7次),厚朴5錢(姜制),赤茯苓5錢,紫蘇葉2錢,甘草2錢,香附子5錢。

6.2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三二一引《瑞竹堂方》之四七湯主治婦人女子,小便不順,甚含陰戶疼痛

6.3 用法用量

(口父)咀。分作4服,每服水2盞,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加琥珀末1錢調服

7 《百一選方》卷四方之四七湯

7.1 組成

人蔘2兩,茯苓2兩,半夏2兩(生),厚朴薑汁制)3兩。

7.2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7.3 功能主治

《百一選方》卷四方之四七湯主治七種氣。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大棗1個,煎6分,食前服。

8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方之四七湯

8.1 別名

四七氣湯

8.2 組成

蘇葉1錢,半夏1錢,厚朴1錢,赤茯苓1錢,陳皮1錢,枳實1錢,南星1錢,砂仁1錢,神曲1錢,青皮7分,蔻仁6分,檳榔3分,益智仁3分。

8.3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方之四七湯主治梅核氣

8.4 用法用量

生薑5片,水煎服。

8.5 附註

四七氣湯(《喉科枕祕》)。

9 《治痧要略》方之四七湯

9.1 組成

桃仁1錢,銀花1錢,紅花1錢,五靈脂1錢,香附1錢,山楂1錢,木通5分。

9.2 功能主治

《治痧要略》方之四七湯主治痧因血滯而痛者。

9.3 用法用量

水煎,微溫服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