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隋 巢元方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四十二、內癰候

內癰者,由飲食不節,冷熱不調,寒氣客於內,或在胸膈,或在腸胃。寒折於血,血氣留止,與寒相搏,壅結不散,熱氣乘之,則化爲膿,故曰內癰也。胸內痛,少氣發熱,當入暗室中,以手按左腿,而其右眼見光者,胸內結癰也;若不見光,疽內發。若吐膿血者,不可治也,急以灰掩其膿血,不爾才着人。腸內有結痛,或在脅下,或在臍左近,結成塊而壯熱,必作癰膿。診其脈數,而身無熱者,內有癰。《養生方》雲∶四月勿食暴雞肉,作內癰,在胸掖下,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