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隋 巢元方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二、脾胃氣不和不能飲食候

脾者,髒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爲表裏。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若虛實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內虛脹,或泄,不能飲食,所以謂之脾胃氣不和不能飲食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雲∶欹身,兩手一向偏側,急努身舒頭,共手競扒相牽,漸漸一時盡勢。氣共力皆和,來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項前後兩角緩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縱身心,搖三七,遞互亦然。去太倉不和、臂腰虛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