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近代 王德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十六、溼證非易治之病

溼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傳下則洞泄腹痛傷胃陽,則嘔逆不食,膈脹胸痛。兩傷脾胃,既有脾證,又有胃證也。其傷脾胃之陰若何?溼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溼火者是也。傷胃陰,則口渴不飢;傷脾陰,則舌先灰滑,後反黃燥,大便堅結。溼爲陰邪,其傷人之陽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見;其傷人之陰也,乃勢之變,故罕而少見。治溼必須審在何經何髒,兼寒兼熱,氣分血分,而出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治。否則籠統混治,將見腫脹、黃疸洞泄衄血便血諸症蜂起矣。蓋土爲雜氣兼證甚多,最難分析,豈可泛論溼氣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