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清 五邦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歌

傷寒熱病同看脈。滿子透關洪拍拍。出至風門太陽。一日之中見脫厄。過關微有慢騰騰。直至伏時重候覓。張世賢曰。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膚中。至夏至前。變爲溫病夏至後。變爲熱病。然其發起。皆傷寒所致也。故看脈之法相同。洪拍拍。即洪驚也。傷寒之病。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日傳經已畢。其病當愈。七日不愈。邪應復傳。其脈洪大。而通過三關。從風門穴而出。過於太陽之經。其邪欲散。一日之中。當得汗而愈矣。其脈過關微帶緩慢。其邪至太陽亦遲。日間不汗。直至伏時再等候其汗也。伏時。即臨臥時也。承日中而言。掌內迢迢散漫行。幹瘥疼疔多未的。(他本無此二句)大凡當日問程途。遲數洪微更消息張世賢曰。傷寒熱病未汗。脈須浮洪。既汗脈當安靜。散漫之脈。不汗而愈。其平復未可全許也。愚按傷寒一證。謂之大病。與雜病不同。變幻多端。疑似不一。學人須要整等時日。另下工夫。潛心仲景之書。熟玩節庵之論。訪之時賢。執之專門。庶不負爲人之司命也。豈古人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反不如今人之便捷也。奈今之醫者。不讀仲景之書。不採諸賢之論。幾句油腔。一味活套。便曰我能治傷寒矣。及乎臨證。則茫無所措。強以雜病之法治之。所以當汗不汗。不當汗而汗。當下不下。不當下而下。誤人豈淺鮮哉。即以古人尚論之。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傷寒一證。乃仲景所長。非叔和所長也。夫孔子非不知樂也。但不若師曠之聰耳。孔子非不知射也。但不若養由之神耳。叔和非不知傷寒也。但不若仲景之聖耳。故叔和於傷寒數則。不甚暢明。或以年遠。頗有錯簡。此正不必爲叔和諱也。予故於此訣。亦不敢爲詮釋。姑存之以俟後之高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