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清 五邦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短脈指法主病

二短者。陰也。指下尋之不及本位曰短。主四肢惡寒腹中生氣宿食不消。短者。陰也。坤之象也。坤屬土。脾土旺則能消化飲食。使清陽之氣。實於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自然上下宣通。脈經舒暢。何至有氣壅之患也。倘一爲生冷宿食所傷。則陽氣鬱遏於陰中。不得暢達於外。清濁相干。而腹中之冷氣生矣。今雲指下尋之。不及本位。言其中手而短也。經曰。短則氣病四肢屬陽。陽氣伏則不能實於四肢。故四肢惡寒也。陽氣鬱。則胃氣不行。故腹中生氣。要知皆由宿食不消之所致耳。按丹溪心法曰。長爲熱流通。短爲寒凝結。又脈經第一篇載。脈二十四道。有數脈散脈革脈。而無長脈短脈牢脈。至第九篇。始見長爲陽。短爲陰之說。又以動爲陽。以弦爲陰。第十三篇雲。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氣高下盛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