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升降浮沉

李杲曰∶藥有升、降、浮、沉、化,生、長、收、藏、成,以配四時。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升而生;氣薄者,降而收;氣濃者,浮而長;味濃者,沉而藏;氣味平者,化而成。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及氣味之薄者,即助春夏之升浮,便是瀉秋冬收藏之藥也。在人之身,肝心是矣。但言補之以酸、苦、鹹、寒及氣味之濃者,即助秋冬之降沉,便是瀉春夏生長之藥也。在人之身,肺腎是矣。淡味之藥,滲即爲升,泄即爲降,佐使諸藥者也。用藥者,循此則生,逆此則死;縱令不死,亦危困矣。王好古曰∶升而使之降,須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須知載也。辛散也,而行之也橫;甘發也,而行之也上;苦泄也,而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縮;鹹軟也,其性舒,其不同如此。鼓掌成聲,沃火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間矣。五味相制,四氣相和,其變可輕用哉。本草不言淡味、涼氣,亦缺文也。味薄者升∶甘平、辛平、辛微溫、微苦平之藥是也。氣薄者降∶甘寒、甘涼、甘淡寒涼、酸溫、酸平、鹹平之藥是也。氣濃者浮∶甘熱、辛熱之藥是也。味濃者沉∶苦寒、鹹寒之藥是也。氣味平者,兼四氣四味∶甘平、甘溫、甘涼、甘辛平、甘微苦平之藥是也。李時珍曰∶酸鹹無升,甘辛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顛頂。此非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權者,不能至此。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