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癸草

中藥材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īng guǐ cǎo

2 英文參考

twinleaf zornia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丁癸草中藥名。出《生草藥性備要》。又名人字草、鋪地錦、蒼蠅翼。爲豆科植物丁癸草Zornia gibbosa Spanoghe的全草分佈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四川、雲南等地。甘、淡,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1]

1.治風熱感冒咽喉痛,目赤腫痛,小兒疳積黃疸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急性乳腺炎。煎服:15~30g(鮮品60~90g)[1]

2.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搗敷;毒蛇咬傷,搗汁服,每次20~30ml,每日3~4次,渣敷傷口周圍;痔瘡,煎水洗。本品預試顯黃酮苷、酚類、氨基酸反應。地上部分含香豆精類[1]

4 全國中草藥彙編》:丁癸草

4.1 拼音名

Dīnɡ Guǐ Cǎo

4.2 別名

人字草、二葉人字草、蒼蠅翼、烏蠅翼、鋪地錦[廣東]、老鴉草、金鴛鴦

4.3 來源

豆科丁癸草屬植物丁癸草 Zornia diphylla (L.) Pers.,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

4.4 形態

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長20釐米。根較粗壯,有分枝。莖叢生,無毛,披散或匍伏狀。小葉雙生,兩枚葉片生於一個葉柄頂端呈人字形,故有人字草,二葉人字草之名;小葉片窄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厚紙質,長5-15毫米,寬2-4毫米,下部葉有時較長,葉片頂處有一小刺,全緣,下面疏被毛茸或無毛,具黑腺點;托葉卵狀披針形,基部有長耳,上有數條明顯的脈。自春至秋頂生總狀花序,有花數朵,花下有大形卵狀苞片2,基部有距,幾將全花遮蓋;花萼膜質,呈二脣形,有短柔毛;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寬闊;雄蕊10個,花絲連合爲單體花葯有長短2種型式,子房無柄,花柱線形。莢果條形,有倒鉤刺,具2-6莢節,每節有種子1粒。

4.5 炮製

洗淨、曬乾或鮮用。

4.6 性味

甘、淡、涼。

4.7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解毒。用於感冒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小兒疳積急性乳腺炎眼角膜炎;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毒蛇咬傷

4.8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4.9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5 《中華本草》:丁癸草

5.1 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5.2 拼音名

Dīnɡ Guǐ Cǎo

5.3 英文名

Herb of Twinleaf Zornia

5.4 別名

人字草、苦地枕、鋪地錦、烏蠅翼草、丁貴草、鋪地草、金線吊蝦蟆、二葉人字草、蒼蠅翼、沙甘裏、一條根、烏龍草、紅骨丁地青

5.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豆科植物丁癸草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ornia gibbosa Spanoghe[Zornia diphylla(L).Pers.]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5.6 形態

丁癸草,多年生小草本,高15-60cm。莖纖細,分枝,披散或直立,無毛。小葉2枚,生於葉軸頂端,葉片披針形,長2-3.5cm,寬0.5-1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厚紙質,兩邊無毛;托葉披針形,基部有長約3mm的距。總狀花序腑生,長2-6cm;花無梗;苞片2,盾狀着生,革質,卵形,基部延伸成距,有明顯脈紋,邊緣有白色緣毛;花萼鍾狀,二脣形,有短柔毛;花冠黃色,極突出,旗瓣圓形,翼瓣倒卵形或長圓形,龍骨瓣內彎,短尖,雄蕊10,一體,花葯二型;子房上位,無柄,花柱線形。莢果不開裂,由2-6莢節組成,莢節圓形,有明顯的細脈及側。花期6-8月。

5.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少旱的山野地上。

資源分佈分佈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5.8 性狀

性狀鑑別,全草長20-40cm。根及根莖長圓錐形,黃色或灰黃色,直徑約2mm。莖纖細,叢生,黃綠色或灰綠色,直徑約1,無毛。小葉2,生於葉柄頂端,呈“人”字形,托葉細,卵狀披針形。/小葉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灰綠色或灰白色,長5-15mm,寬2-3mm,先端處具一細尖刺,全緣,下面疏被茸毛或無毛,在放大鏡下可見黑色腺點。氣微,味淡。

5.9 化學成份

全草含香豆精(coumarin)

5.10 性味

味甘;性涼

5.11 歸經

脾,肝經

5.12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涼血解毒;除溼利尿。主風熱感冒咽痛目赤乳癰瘡瘍腫毒;毒蛇咬傷黃疸泄瀉痢疾;小兒疳積

5.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 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湯燻洗;或鮮草搗敷。

5.14 附方

1、治黃疸陽黃):丁癸草(千)五錢,生魚一條。煎水服,每日一次。(《嶺南草藥志》)2、治中暑或食物所傷引起的腹瀉:鮮丁癸草一至二兩。洗淨切碎,水適量煎服。(《閩南民間草藥》)3、治白痢:鮮丁癸草五至八錢,水適量煎,調蜂蜜服。(《閩南民間草藥》)4、治小兒疳疾丁癸草三至五錢,瘦豬肉二至四兩,水燉服。(《福建中草藥》)5、治喉頭炎:丁癸草,調酸醋揉爛,放於口內含服。(《嶺南草藥》)6、治大瘡,散癰疽:丁癸草叫連莖,搗爛敷。(《嶺南採藥錄》)7、治馬嘴疔(生於上人中處者是):丁癸草葉,搗爛,加蜜糖少許敷。(《嶺南採藥錄》)8、治痔瘡丁癸草四兩,銀花四兩,苦楝皮四兩。以水煎出味,倒於浴盆內,乘熱坐於盆上燻肛門,待水稍涼後,即坐於藥水內浸洗,約浸半小時即可,每日一至二次。(《嶺南草藥志》)9、治竹葉青蛇咬傷:鮮丁癸草四兩,搗爛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藥》)

5.15 各家論述

1.《嶺南採藥錄》:生肌,合諸瘡口。2.《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小兒甙積,眼痛,喉痛,泄瀉瘡瘍,蛇傷,疔毒。3.《野生藥植圖說》:治癍痧症。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表,去瘀消腫。治感冒,眼結膜炎,肝炎,胃腸炎痢疾,小兒甙積,毒蛇咬傷,跌打腫痛。5.《實用中草藥》:解暑利尿。治水瀉瘧疾。6.《廣東中草藥》:清肝熱,消痰火,涼血去瘀。治腸癰小兒高熱抽筋,眼鏡蛇咬傷。

5.16 臨牀應用

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用幹品1-2兩,鯪魚1條(約2兩重),水煎頓服或2次分服。治療18例,均有效。

5.17 摘錄

《中華本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