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méi

2 《*辭典》:白梅

2.1 出處

本草經集註

2.2 拼音名

Bái Méi

2.3 別名

鹽梅(《尚書》),霜梅(《綱目》),白霜梅(《本草便讀》)。

2.4 來源

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經鹽漬而成。

2.5 製法

《齊民要術》:"作白梅法,梅子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

2.6 性味

酸澀鹹,平。

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

②《綱目》:"酸鹹,平,無毒。"

③《本草從新》:"酸澀鹹,平。"

2.7 功能主治

喉痹瀉痢煩渴,梅核膈氣,癰疽腫毒,外傷出血

陶弘景:"白梅亦應(與烏梅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藥,以點痣蝕惡肉。"

②《本草拾遺》:"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③《日華子本草》:"治刀箭(傷),止血,研敷之。"

④《本草圖經》:"除痰。"

⑤《本草蒙筌》:"搗爛成膏,敷攻惡毒,治婦人乳癰,拔肉中箭簇;中風緊閉牙關,急宜將肉摩擦。"

⑥《綱目》:"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功同烏梅。"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噙咽津液或入丸劑。外用:擦牙、搗敷或煅存性研末調敷。

2.9 注意

本草從新》:"多食損齒傷筋。"

2.10 附方

①治喉痹乳蛾:㈠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日,取梅汁入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豬牙皁角三十條。爲細末,拌汁和梅入瓶收之,每用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風痰厥牙關不開,用此擦之尤佳。(《綱目》水梅丸)㈡白梅包生礬末作丸含咽,或納吞之。(《聖濟總錄》)

②治霍亂吐利:鹽梅煎湯,細細飲之。(《如宜方》)

③治梅核膈氣:半青半黃梅子,每個用鹽一兩,淹一日夜,曬乾,又浸又曬,至水盡乃止,用青錢三個,夾二梅,麻線縛定,通裝磁罐內,封埋地下,百日取出。每用一枚,含之咽汁,入喉即消。(《龔氏經驗方》)

④治癰疽已潰未潰皆可用:鹽白梅燒存性,爲末,入輕粉少許,香油調塗四圍。(《易簡方》)

⑤治金瘡:燒乾梅作炭,搗末之,敷一宿。亦治被打傷。(《千金方》)

2.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