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知母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知母湯

知母6克貝母9克幹葛9克芍藥9克石膏12克(碎,裹)黃芩9克杏仁3克(去皮、尖、雙仁)梔子仁9克(擘)上藥八味,切。治傷寒骨節疼痛,頭痛,眼睛疼,咳嗽。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爲三服。約過一小時服一次。服藥期間,忌食蒜、面七日。《外臺祕要》卷二引《延年祕錄》方名知母湯組成知母1兩,麻黃(去根節)半兩,黃耆(蜜炙)半兩,甘草(炙)半兩,羌活(洗去土)半兩,白朮半兩,枳殼(去瓤銼,麩炒)半兩。主治遊風攻頭面,或四肢作腫塊。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牛蒡子100料,研碎,煎至7分,溫服,1日3-4次。加減覺冷,不用牛蒡子。製備方法上爲粗末。臨牀應用面、手浮腫:有一達官,其母年七十中風,手足拘攣,平日只是附子之類扶養,一日面浮腫,手背亦腫。尋常有一國醫供藥,診雲是水病。欲下大戟、牽牛以導之,其家大驚憂惶。召予議之,子曰:《素問》稱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此服附子大過,正虛風生熱之證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