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應效祛風丸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應效祛風丸

方名應效祛風丸組成木香1兩,檳榔1兩,川芎1兩,陳皮(去白)1兩,青皮(去白)1兩,防風(去蘆)1兩,天麻(去蘆)1兩,半夏1兩,姜屑1兩,車前子1兩,豬牙皁角(去皮弦)1兩,大黃4兩(老弱虛者可減1兩),牽牛頭末半斤(如減大黃1兩,可減頭末2兩)。功效解毒化痰,消酒進食,潤滑肌膚,明目益力。主治男子、婦人卒中風疾。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臨臥溫茶酒或溫水送下。初服2-3日,或小便轉惡色,乃腎家之病也;至4-5日,是脫寒熱氣;至7-8日,脣紅生津,50日後,自覺身輕,四體安寧,頭風百病皆退,胸中憂慮、三焦積滯皆散,遠行不困。製備方法上爲細末,陳粟米飯爲丸,如梧桐子大。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