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氏器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éi bó shì qì

2 英文參考

Weberian apparatus

3 註解

在硬骨魚類中,與消化道相連的種類有些是鰾通過鰾管(如鯉、鰻鱺),其前端由3個椎骨突起所變成的骨片,即韋伯氏小骨(Weberies ossicle)鏈。將鰾與內耳球形囊連結起來,這種連結裝置用其發明者E.H.Weber的名字來命名,稱韋伯氏器。缺少韋伯氏器的種類,常由鰾的前方生出的盲囊與內耳直接相連。鰾所產生的壓力變化推動淋巴運動,這種運動使球囊內的毛細胞的毛進行擺動。韋伯民小骨有3塊,與哺乳動物的耳小骨數一致,分別稱爲砧骨砧骨鐙骨,最近根據韋伯氏小骨的形狀分別稱三腳骨、間插骨、舟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