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射干湯

處方

射干(二錢半) 芍藥(二錢半) 薏苡仁(三錢) 桂心(半錢) 牡蠣(二錢) 石膏(二錢)

功能主治

治肝經受病,多汗惡風,善悲嗌幹,善怒時增,女子目下青黃色,可治,急灸肝腧百壯,更宜行經順氣;若目下大段青黑,一黃一白者,不可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射干湯

處方

射干3克 半夏1.5克 桂心1.5克 麻黃 紫菀 甘草 生薑各3克 大棗20枚

製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納蜜100毫升,煎一沸,分十次溫服,一日三次。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聖濟總錄》卷一二九:射干湯

處方

射干(去毛)梔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升麻各30克 赤芍藥 白朮各45克

製法

上六味,哎咀如豆大。

功能主治

治熱聚胃口,血肉腐壞,胃脘成癰。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入生地黃汁30毫升,蜜15毫升,再煎三沸,溫服,不拘時候,日二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九

《聖濟總錄》卷一八○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分,升麻1分,百合1分,木通(銼)1分,桔梗(炒)1分,甘草(炙)1分。

主治

小兒喉痹,咽喉旁腫如癧子,身體壯熱。

用法用量

每用1錢匕,以水7分,煎至4分,去滓,下馬牙消末半錢匕,攪勻,食後細細溫呷。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半兩,升麻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百合半兩,木通(銼)1兩,桔梗(炒)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

主治

咽喉中如有物,噎塞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加減

如要通利,每服加樸消末1錢匕,去滓後,攪勻服之。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二三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半兩,升麻1兩,大黃(銼,生用)1兩,惡實(生用)1兩,馬藺子(炒)半兩,木通(銼)3分。

主治

喉痛,咽嗌腫塞,及心肺熱極,吐納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竹葉7片,煎至7分,去滓,下馬牙消半錢匕,攪令勻,細細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兩,犀角(鎊)1兩,升麻1兩,玄蔘1兩,黃芩(去黑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大黃(銼,炒)1兩,山梔子仁半兩。

主治

初發背上,似琴絃抽痛,有頭。癰瘡腫痛,脈洪實數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淡竹葉2-7片,煎至8分,入芒消末1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快利2-3行爲度;未利再取。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去須)2兩,玄蔘(堅者)2兩,連翹1兩,犀角(鎊)1兩,紫檀香1兩,沉香(銼)1兩,升麻1兩。

主治

諸風腫欲成膿。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芒消末半錢匕,更煎沸,食後、夜臥溫服;若利即減。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兩,半夏(湯浸洗7遍,焙)1兩,桂(去粗皮)1兩半。

主治

小兒上氣喘息,如水雞聲。

用法用量

5-6歲兒,每服1錢匕水1盞,加生薑少許,煎至4分,去滓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奇效良方》卷一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2錢半,芍藥2錢半,薏苡仁3錢,桂心半錢,牡蠣2錢,石膏2錢。

主治

肝經受病,多汗惡風,善悲嗌幹,善怒時憎。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鍾,煎至1鍾服,不拘時候。

《醫級》卷八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豆根、玄蔘、犀角、銀花(或加甘草、桔梗)。

主治

內火喉痹,赤腫成癰。

《古今醫徹》卷三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錢,防風1錢,荊芥1錢,桔梗1錢,薄荷1錢,大力子1錢半(焙,研),廣皮8分,甘草3分。

主治

喉痹。

用法用量

加燈心1握,生薑1片,水煎服。

加減

火甚,加玄蔘、天花粉;肺虛,加川貝母、茯苓。

《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張渙方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分,川升麻1兩,馬牙消半兩,馬勃半兩。

主治

小兒風熱上搏於咽喉之間,血氣相搏而結腫,乳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煎至5分,去滓放溫,食後帶熱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兩半,木通(銼)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馬藺子1兩半,漏蘆(去蘆頭)1兩,升麻1兩,當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

主治

木舌腫強,及天行病,丹石發動,一切熱毒。

用法用量

每用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分溫服,日3夜2。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子1兩,升麻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大黃(制,炒)1兩,羚羊角(鎊)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木通(銼)半兩,玄蔘半兩,甘草(炙)半兩,龍膽1分,馬牙消1分。

主治

中焦熱結,脣腫口生瘡,咽喉壅塞,舌本強硬,煩躁昏倦。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竹葉2-7片,同煎至7分,去滓,放溫食後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8兩,大青3兩,石膏(碎)10兩。

主治

脾實,咽乾口燥,舌本腫強,腹脅滿脹,大便澀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入蜜1匙頭,水1盞半,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三十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1兩,木通(銼)1兩,升麻1兩,桔梗3分,玄蔘3分,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銼)3分。

主治

傷寒咽喉閉塞,痛,咳嗽多腥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外臺》卷二引《小品》

方名

射干湯

組成

射干2兩,半夏5兩(洗),杏仁2兩(去皮尖兩仁),乾薑2兩(炮),甘草2兩(炙),紫菀2兩,肉桂2兩,吳茱萸2兩,當歸2兩,橘皮2兩,麻黃2兩(去節),獨活2兩。

主治

春冬傷寒,秋夏中冷咳嗽,曲拘不得氣息,喉鳴啞失聲,幹嗽無唾,喉中如哽者。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溫分3服,始病1-2日者,可服此湯,汗後重服,勿汗也;病久者,初服可用大黃2兩。

加減

初秋夏月暴雨冷,及天行暴寒,熱伏於內,去茱萸、乾薑,加生薑4兩,枳實2兩(炙)。

製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羊肉、海藻、菘菜、餳、生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