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醫宗金鑑》卷六十六:清涼散

處方

硼砂9克 人中白(煅)6克 黃連末3克 南薄荷1.8克 冰片1.5克 青黛1.2克

製法

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

治喉癬已潰者。

用法用量

吹患處。

摘錄

《醫宗金鑑》卷六十六

《治痧要略》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薄荷1錢,連翹1錢,山梔1錢,青蒿1錢,木通1錢,澤瀉1錢,銀花1錢,香附1錢,蠶沙1錢。

主治

熱痧痛,常上升者。

用法用量

水煎,稍冷服。

《外科傳薪集》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熟石膏1兩,黃柏2錢。

主治

外科火症。

用法用量

外用。

製備方法

上爲末。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宋半夏末1錢,龍腦薄荷尖末1錢,桔梗末1錢,生大黃末1錢,漂芒消1錢,漂月石1錢,珠母粉2錢,青黛1錢,冰片3分,雄精1錢,炒天蟲末1錢,射干末1錢,山豆根末1錢,元參末1錢,粉草末1錢,枯礬1錢,青果核10個(煅存性),威靈仙末1錢,九制膽星1錢。

主治

咽喉十八症。

用法用量

吹喉。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青囊祕傳》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飛月石5錢,梅片1錢,青黛(飛)3錢,輕粉1錢,明雄黃3錢,石膏2兩,川黃柏5錢。

主治

丹毒抓癢。

用法用量

外敷。

《醫學探驪集》卷六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漳丹3錢,輕粉3分,爐甘石8錢,梅花片2分,枯礬8錢,麝香1分。

主治

內外痔瘡。

用法用量

香油調搽。先用洗痔瘡方洗之,再搽此藥。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會約》卷十四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黃芩1錢5分,梔子1錢5分,黃連1錢5分,陳皮1錢5分,牛膝1錢5分,澤瀉1錢5分。

主治

一切氣逆暴痛,口渴便燥,喜涼惡熱,不可按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加減

如口渴,加生石膏;如大便燥結,加生大黃3錢;如煩躁,加淡竹葉、麥冬;如熱在腸胃不得下者,加芒消以通之。

《誠書》卷八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黃連(姜炒)、薄荷、陳皮、甘草、天花粉、連翹、丹皮、荊芥穗、黃芩。

主治

小兒痰熱,煩悶口渴。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皮、燈心,水煎服。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爐甘石1兩,梅片5錢。

功效

清熱消炎,解熱明目。

主治

風火眼痛,眼皮紅腫,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涼開水洗患處,用玻璃針點眼角。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用藥禁忌

忌刺激性食物。

《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1兩,大黃(銼)1兩,芍藥1兩。

主治

時氣頭目昏疼,久積熱毒,鼻口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沙糖冷水調下,食後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金鑑》卷六十六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硼砂3錢,人中白2錢(煅),黃連末1錢,南薄荷6分,冰片5分,青黛4分。

主治

喉癬腐裂疼痛。

用法用量

吹入喉癬腐處。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祕傳眼科龍木論》卷三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馬牙消1兩半,白礬1兩半,曾青1兩半,龍腦1分,青黛1分。

主治

冰瑕翳深外障。

用法用量

每至臨臥時用散乾點半字在眼內。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研令勻細。

《得效》卷十六

方名

清涼散

組成

蔓荊子半兩,荊芥半兩,苦竹葉半兩,甘草半兩,山梔子1分(去皮)。

主治

冰瑕深翳。五臟俱受風熱,黑水內橫深瑕盤,青色沉沉深入,痛楚無時。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加薄荷7葉煎,溫服。

製備方法

上銼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