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臭氧層世界大會召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臭氧層大氣平流層中臭氧集中的層次,距離地面高約20-25公里。臭氧層能把太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線吸收掉99%,從而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線傷害。如果臭氧層遭到破壞,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就會增強,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病率也會增加,海洋生態系統平衡就會打破,農作物將會大量減產……。

1985年,科學家們發現南極上空有一個大小如美國大陸面積臭氧層空洞,第二年在北極上空也出現了臭氧空洞,面積像格陵蘭島一樣大。經過調查,地球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臭氧耗損。長此下去,人類的命運將會受到威脅。

造成臭氧層耗損的罪魁是氯氟烴。這種化合物穩定,進入大氣後可以一直上升到平流層,在平流層受到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就會分解,釋放出氯原子。氯原子臭氧有很強的親合力,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10萬個臭氧分子。現在,大氣層中的氯濃度爲百萬分之三點五,而且正以每10年增加百萬分之一的速度遞增。1900年大氣層中的氯濃度只有百萬分之零點六。

氯氟烴不僅能破壞臭氧層,而且能加劇溫室效應,使全球溫度升高,氣候改變,使覆蓋着格陵蘭島和南北極的冰層融化,導致海平面升高,淹沒沿海城市,甚至吞沒一些國家。

爲了保護地球上的萬物生靈,拯救臭氧層,就必須禁止使用氯氟烴。

氯氟烴又稱氟利昂,發明於1930年,被用於電冰箱、空調器、泡沫塑料溶劑噴霧劑電子工業中。半個世紀之後,科學家才發現它在爲人類造福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危害。許多國家開始採取措施減少或停止使用氯氟烴。

在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倡儀下,1989年3月5日到7日,拯救臭氧層世界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有123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大會,其中包括80名部長級代表,另外還有國際組織的代表、著名科學家和企業家。這次大會的主要目的是動員發展中國家參加《蒙特利爾議定書》。《蒙特利爾議定書》是1987年在蒙特利爾保護臭氧層國際大會上通過的一項條約,它規定“工業化國家在本世紀末把氯氟烴使用量減少50%”。在這次倫敦大會上,有20個國家表示希望在議定書上簽字,另有12個國家表示將認真考慮。

這次倫敦大會增進了人們對臭氧層破壞危害性的認識。但科學家們說,即使現在立即禁用氯氟烴,在今後10多年內臭氧層仍將繼續減少,而已經減少了的臭氧要100多年才能彌補過來,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