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 2012年08月2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操作名稱

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

適應證

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適用於:

1.穩定型心絞痛、左心功能好、單支冠狀動脈近端孤立性侷限性、非鈣化性、同心性、不累及重要分支的病變者。

2.由於球囊導管和導絲的改進以及操作技術的提高,可考慮作PTCA的適應證。如:①多支或單支多發冠狀動脈病變;②近期內完全閉塞的病變;③不穩定性心絞痛;④急性心肌梗死早期(6h內);⑤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後吻合口或旁路血管狹窄;⑥PTCA術後再狹窄者。

禁忌證

1.冠狀動脈痙攣者或冠狀動脈完全閉塞>3月。

2.嚴重瀰漫性病變,尤其累及多支冠脈者。

3.未被保護的左主幹病變。

4.狹窄段鄰近有明顯的擴張性病變或動脈瘤。

5.多支病變中具有重要功能意義或構成其他重要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血管。

6.無冠狀動脈外科手術條件的醫院慎用。

準備

1.患者準備  ①常規X線胸片、心電圖、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掃描、超聲心動圖及心功能測定;②檢驗:有關血清酶學、血型、出凝血時間;③術前口服抗疑藥物;④當日晨禁食,給予抗血小板凝聚藥、鈣通道拮抗劑及消心痛,術前30min肌注安定10mg;⑤作好急症手術準備。

2.器械準備  ①常規動脈造影穿刺包,血管鞘,導引鋼絲,8F引導導管和不同規格的冠狀動脈擴張用雙腔球囊導管(直徑1.5mm~4.0mm),壓力注射器(帶壓力錶)。②安置好心電壓力監護儀,準備好除顫器。

方法

1.建立靜脈通道。

2.經股靜脈穿刺送入臨時起搏電極,留置備用。

3.穿刺股動脈作冠狀動脈造影(參見冠狀動脈造影術),以顯示狹窄部位、程度及範圍,並選取顯示病變最佳體位,作好體表標誌。

4.退出造影導管並換入冠狀動脈引導導管。

5.將導絲沿引導導管送入冠狀動脈,並使其通過狹窄區,選擇適合的球囊導管沿導絲到達狹窄部位。

6.以1∶3稀釋造影劑加壓充盈球囊,壓力4~8atm,首次充盈20~30s。壓力和時間可依次遞增,可達60~90s,狹窄嚴重者最長可達90~200s。擴張後,排空球囊,測壓,若狹窄兩端壓差下降明顯,說明擴張成功。重複血管造影,觀察狹窄程度及有無內膜撕裂。若不滿意,可再充盈球囊擴張2~4次。但須在心電圖監護下,待血壓恢復到基礎水平後,方可重複擴張。

7.如無殘存狹窄,或狹窄明顯減輕,則可結束操作,保留鞘管4~24h,回監護室觀察24h。

8.術後處理

(1)術後心電監護,繼續肝素化24~48h,適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查全套心電圖及酶學檢查,並口服抗凝藥物達3月左右。繼續服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抗血小板凝集藥物。

(3)觀察期間發生持續性心絞痛或心電圖有缺血改變,應再做冠狀動脈造影,並做好溶栓或急症手術準備。

注意事項

1.全部操作在肝素化下進行。

2.球囊加壓前要覈實球囊位置,使之正好位於狹窄部位。

3.超選插管必須在透視嚴密監視下進行,球囊導管達狹窄區後必須迅速加壓擴張。

4.其他注意點

(1)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嚴重(室性)心律不齊、頑固性心力衰竭者(射血分數<35%)是重要危險因素。

(2)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3)導管操作注意肝素化,預防血栓形成。

(4)密切觀察病人反應,做好急救準備。如出現心電圖心肌缺血、冠狀動脈壓力明顯降低、心絞痛、對比劑停滯於冠狀動脈內等情況,應立即將導管撤離冠狀動脈,對症處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