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連丸 2009年12月0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魏氏家藏方》卷七:姜連丸

處方

宣黃連(去須)4兩,生薑(連皮同黃連炒)4兩,肉豆蔻(面裹煨)2兩,當歸(去蘆)2兩,罌粟殼3兩(去頂蒂,瓤,蜜炒),乾薑(炮,洗)1兩,阿膠(銼,麩炒成珠)1兩。

製法

上爲細末,以棗子49枚,生薑4兩切片,銀石銚內同棗子水浸,煮候幹,取棗去皮核,搗成膏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痢下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衛生總微》卷十一:姜連丸

處方

黃連(去須)1兩,龍骨(煅)1兩,白石脂1兩,川姜(炮)1兩,枯礬1兩。

製法

上爲末,以粟米粥爲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諸痢。元髒久冷,滑泄不止,飲食不進,漸至危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乳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