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聚英》

明 高武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疔瘡、溺死、犬傷、蛇傷、脈絕、癰疽

疔生面上與口角。須灸合谷瘡即落。若生手上灸曲池。若生背上肩井索。三裏委中臨泣中。三十六息椎針入。入內須當定淺深。追核大小勿出核。三上三下乃出針天池章門臨泣等。支溝陽輔百壯真。復兼肩井手三裏肩井隨年壯爲吟。癰疽發背肩井攻。再兼一穴是委中。以蒜片貼瘡上灸。如不疼兮灸至疼。愈多愈好是此病。若疼宜灸至不疼。溺水死者雖經宿。細按神經亦可救。即解死人衣帶開。速急把他臍中灸。假如人被狂犬傷。當時須灸咬處瘡。凡人若是蛇傷者。亦把咬處灸三壯。仍以蒜片貼咬處。灸在蒜上即安康。人脈微細不見臨。或時無有不可尋。少陰經兮復溜穴。此穴宜刺圓利針。針至骨處順針去。下刺候回陽脈臨。陽脈時方穩當。方乘此際可出針。癰疽瘡毒實難醫。患人須將竹馬騎。薄篾用量患人手。尺澤頭紋橫比齊。起循手臂至中指。尖上截斷斯爲宜。竹槓兩頭置凳上。患人去衣方可騎。須當以足微點地。比篾頭安竹槓皮。循內直上篾盡處。醫者須當墨點記。只是取中非灸區。更以薄篾量中指中節兩紋爲一寸。將篾以墨點爲主。點上兩傍各一寸。是穴各灸五七炷。或五或七不可多。此法灸之無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