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陽明當下證(十八)

鄉人李生。病傷寒身熱大便不通。煩渴鬱冒。一醫以巴豆丸下之。雖得溏利。而病宛然如舊。予視之曰。陽明熱結在裏。非大柴胡承氣不可。巴豆止去寒積。豈能盪滌邪熱溫毒耶。亟進大柴胡。三服而溏利止。中夜汗解。論曰。仲景一百十三方。丸者有五。理中。陷胸。抵當。麻仁烏梅也。理中。陷胸。抵當。皆大彈丸。煮化而服之。與湯散無異。至於麻仁脾約烏梅治溼。故須小丸達下部。其他皆入經絡。逐邪毒。破堅癖。導血潤燥屎之類。必憑湯劑也。未聞巴豆小丸以下邪毒。且如巴豆性熱大毒。而病熱人服之。非徒無益。而爲害不小矣。李生誤服不死。其大幸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