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夜間不眠證(十二)

陳姓士人。初得病。身熱。脈浮。自汗。醫者麻黃湯汗之。發熱愈甚。夜間不得眠頭重。煩悶。悸悸然。中風證強責汗之過也。仲景雲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燥不得眠。其人慾得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予先與豬苓湯。次投之以當歸地黃麥門冬芍藥烏梅之類爲湯。飲之。不汗而愈。論曰。黃帝針經曰。衛氣者晝行陽。夜行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行於外。行於外則陽滿。滿則陽蹺盛而不得入於陰。陰虛則夜不得眠也。今津液內竭。胃中乾燥。獨惡於陽。陰無所歸。其候如此。故以當歸地黃補血。用烏梅以收之。故不汗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