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陰中伏陽證(十)

鄉人李信道。權獄官。得病。六脈俱沉不見。深按至骨。則弦細有力。頭疼。身溫。煩躁。手指末皆冷。中滿噁心。更兩醫矣。而醫者不曉。但供調藥。予往視之曰。此陰中伏陽也。仲景方無此證。而世人患者多。若用熱藥以助之。則陰邪隔絕。不能引導其陽。反生客熱。用寒藥。則所伏真火。愈見銷鑠。須是用破陰丹行氣導水。奪真火之藥。使火升水降。然後得汗而解。予令以冷鹽湯。下破陰丹三百丸。作一服。不半時煩躁狂熱。手足漸溫。譫語躁擾。其家甚驚。予曰汗證也。須臾稍寧。略睡。然汗出。自達旦方止。身涼而病除。(破陰丹方。硫黃水銀各一兩。結沙子青皮半兩。爲末。麪糊。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冷鹽湯送下。出中髒經方脈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