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鳳冠草

關聯數據

關於鳳冠草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拼音名FènɡGuànCǎo別名鳳凰草(《生草藥性備要》),鳳尾草(《嶺南採藥錄》),三叉草(《廣州植物誌》),小鳳尾、翠雲草(《嶺南草藥志》),山鳳尾、井邊茜(《廣東中藥》)。來源爲鳳尾蕨科植物劍葉鳳尾蕨的全草。春、夏、秋季採收。曬乾。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60釐米。根莖短細,斜升或匍匐,有條狀披針形鱗片,赤褐色。葉簇生,葉柄禾稈色,上面光滑,有四棱;生泡子囊的葉片矩圓狀卵形,長10~25釐米,寬5~15釐米,2回羽狀分裂,有羽片3~5對,下部的羽片有柄,向上無柄,有側生小羽片1~3對,或有時僅爲2叉,頂生小羽片特長,和其下的一對合生,小羽片披針形,除不生孢子囊的頂部有細鋸齒外均全緣;不生孢子囊的葉較小,小羽片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尖鋸齒。孢子囊羣線形,連續排列於孢子葉邊緣,但小羽片的頂部及基部無孢子囊分佈。生境分佈生於溪邊或林下陰溼處。分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