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性精神障礙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癲癇性精神障礙是一組複發性腦異常放電所致的精神障礙。由於累及的部位及病理生理改變的不同,症狀表現各異,大致分爲發作性與非發作性精神障礙兩種。發作性精神障礙可表現爲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精神運動性發作,情緒惡劣及短暫精神分裂症發作。非發作性精神障礙則表現爲慢性精神分裂樣障礙,人格與智力缺陷等。

癲癇患病率爲1.5~5.5‰。是神經精神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佔精神科門診就診人數的10~20%。在癲癇整個病程中出現精神障礙和各種心理問題的約佔全部癲癇患者的3/4左右(Wadal.J.A.1978),精神運動性發作約佔癲癇患者的15~20%(Kurland等)。國內資料表現:約2/3以上的患者不具有任何精神病學方面的問題。

臨牀表現

原發性或繼發性癲癇均可發生精神障礙,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見於癲癇發作前,發作時和發作後,亦可在發作間或癲癇起病多年後產生持久的精神障礙。部分患者會在發作前出現持續數小時至數天的先驅症狀,如全身不適,易激惹、緊張、煩躁、抑鬱、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預示將有發作,一旦發作過後,先驅症狀隨之緩解。

(一)複雜部分性發作(Partial seizure with comprex symptomatology)以往稱精神運動性發作或顳葉癲癇。常源於顳葉,亦見於其他部位局竈性病變。發作前常有歷時數秒的幻嗅等先兆,伴有意識障礙。

1.單純意識障礙發作(Partial seizure with impaired conscixusness alone):以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的意識障礙,精神活動與軀體運動停止,伴有要素性症狀的精神運動症狀爲主要表現,發作後不能回憶發作中表現。發作時間較失神發作長,腦電圖沒有典型的3次/秒棘波。

2.認知發作(Partial seizure with cognitive symptomatlolgy):主要表現爲自我意識障礙和回憶錯誤,如似曾相識(熟悉感)、舊事如新(陌生感),也有失掉親近感和非真實感等。強制思維發作多見於青少年期,表現爲思維過程突然終止,某些相互缺乏聯繫的觀念或感覺表象強制地浮現於腦內,發作後不能確切回憶。夢樣狀態發作知覺和思維的疏遠感爲主,患者雖可認知周圍情況,但如入夢境,變幻莫測,不斷地進入意識中來。

3.情感發作(Partial seizure with affeetive symptomatology):表現有恐怖、憤怒、抑鬱、喜悅或不愉快等發作,以恐怖發作爲最多見。恐怖發作可爲輕微的惶惶不安直到毛骨悚然的恐怖體驗,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分鐘。兒童常表現爲驚叫或害怕,很難問出具體體驗。憤怒發作常伴有攻擊行爲。抑鬱發作持續時間長者可達2周。多無運動抑制症狀。嚴重的喜悅發作時,常陷入不可控制的極度喜悅的恍惚狀態(銷魂狀態)。不愉快發作常幻嗅或幻味的內容有關。

4.精神知覺性發作(Partial seizure with “psychosenory” symptomatology):錯覺發作較常見,無論視錯覺、聽錯覺、迷路錯覺或遠隔錯覺均有自身與環境之間空間關係的變化,如變遠,變近,變大、變小等,一般持續數秒鐘。幻覺再現,意識清晰或呈似夢非夢狀,有的表現爲肛門、關節或性器官的幻觸。

5.自動症(automatism):臨牀表現爲目的不明確的運動或行爲發作。以消化道和中部運動症狀爲最常見,如舐舌,伸舌,咀嚼,吞嚥,流涎等(進食性自動症);有的出現恐怖、憤怒或戒備、防衛表情,或小兒樣嬉笑不止等(表情自動症);撫摸衣釦,身體某一部位或摸索動作(姿勢自動症);機械地繼續其發作前正在進行的活動,如步行、徘徊、騎車、進餐等,甚至爲複雜的職業性的日常行爲。或表現爲夢遊症、晝遊症,發作中聯想多不連貫,另人難以理解。有時伴有脫衣裸體、爬牆跳樓、衝動攻擊等行爲。自動症發作後多不能回憶,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爲數秒至數分鐘不等。

(二)發作後意識模糊狀態:除意識模糊外,還表現有定向障礙,反應遲鈍,生動幻視或躁動狂暴行爲等。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

(三)短暫的精神分裂症樣發作:在抗癲癇藥物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思維障礙、幻覺、妄想、緊張不安、但意識清楚,頗似精神分裂樣精神病,可持續數日至數週。與抗癲癇藥所致的腦電圖強制正常化有關。

(四)發作間歇期持續性精神障礙:

1.癲癇性精神分裂症樣精神障礙:在癲癇的病程中出現持續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樣症狀,可有(1)緊張興奮,(2)思維被洞悉或被奪,(3)幻覺妄想狀態:以被害性幻聽、恐怖性幻視多見,(4)抑制狀態:表現動作緩慢、言語寡少、情緒淡漠或抑鬱等。各種症狀多數混合出現,有的在某一階段單獨發生。無意識障礙。起病較急,病程較長,有的遷延成慢性。

2.癲癇性性格改變:表現爲粘滯性或暴發性性格特徵。粘滯性性格表現爲精神活動遲緩,一絲不苟、固執於鎖事。暴發性性格者易激動、發怒、衝動、常因小事與人爭執。此外,有自私,獨斷。頑固、情緒易波動等。

3.癲癇性癡呆:癲癇患者有無智力障礙隨病因而異,原發性癲癇患者的智力與正常人無明顯差異,但器質性癲癇患者多有智力障礙。智力障礙的原因可能與引起癲癇的器質性腦損害有關,也可能是自幼癲癇頻繁發作的結果,症狀表現以領悟、理解障礙最明顯,聯想迂遠,不得要領,計算遲緩,記憶障礙卻不明顯,通常稱領悟性癡呆。以病程較長、發作頻繁的患者多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