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膽管結石與膽管炎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dǎn guǎn jié shí yǔ dǎn guǎn yán

2 註解

原發性膽管結石是指原發於肝內的外膽管內有結石病,是最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結石阻塞膽管引起膽汁淤滯,繼發細菌感染而導致急性膽管炎發生。膽管反覆炎症可造成局部管壁增厚或疤痕性狹窄,而膽管炎症和狹窄又可以促進結石形成。膽管狹窄近端被動擴張,內壓增高。臨牀上病人常出現右上腹絞痛,發冷發熱黃疸稱之爲夏科(charcot)三聯徵。感染嚴重可出現休克精神異常(Reynolds五聯徵),症狀反覆久之出現膽汁性肝硬化,繼而出現門靜脈高壓症膽石症是我國常見病,國人發病率約在10%左右,根據全國膽石調查,原發性膽管結石有下降趨勢,我國的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原發性膽管結石發病率高,尤其農村地區,該病的發生與膽道蛔蟲、膽道感染及膽道梗阻有關。近幾年對該病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包括中西醫結合排石,內窺鏡切開取石等,但直至今天,外科手術仍是該病主要治療手段。

3 臨牀表現

1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常有典型夏科(charcot)三聯徵及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疼痛可向右肩胛部放射。結石嵌頓在乏特(Vater)壺腹部可出現黃疸尿色深,大便色淺。

2.肝膽管結石:病程長,反覆上腹部脹痛,放射到右肩胛部,常有發冷發熱。一側肝膽管結石可無黃疸,雙側肝膽管結石常有夏科三聯徵或Reynolds五聯徵。晚期有門脈高壓症表現左肝外葉及右後葉結石多見。

3.有黃疸、劍突下或右上腹肌緊張,壓痛,肝大膽囊腫大,有壓痛。後期脾大腹水等。

4 診斷依據

1.白細胞升高,核左移,血清膽紅素測定提示爲梗阻性黃疸

2.B超檢查膽管內有結石。

3.口服膽囊造影膽囊不顯影,PTC,ERCP檢查見肝內膽管擴張,膽管梗阻等。

4.CT檢查有膽管擴張或結石存在。

5.磁共振膽系成像(MRICP)可顯示膽及膽管前病變。

5 治療原則

1.急診手術適應症:積極消炎利膽治療1-2天後病情仍惡化,黃疸加深,膽囊腫大,明顯壓痛,出現腹膜刺激徵或出現Reynolds五聯徵者應即行膽總管切開取石及引流術。 2.擇期手術:適用於慢性患者。(1)膽囊切除並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適用於單純膽總管結石;(2)奧狄氏括約肌成形術,適用於膽總管下端結石嵌頓或開口狹窄者;(3)肝膽管與空腸Roux-eny吻合術,適用於肝內外膽管結石、復發或殘留結石,肝內膽管狹窄者。(4)肝葉切除,適用於肝內結石造成某葉成段肝組織萎縮者;(5)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目前已少用,適用於膽總管複發性結石而又年老體弱不能耐受複雜手術者。膽管結石的治療原則是清除結石及解決因反覆膽道感染以及因此引起的膽道狹窄及肝臟病變,治療方案的確定應根據有經驗的肝膽外科醫師病情判斷後製定,若無膽管系統狹窄,結石狹小,在控制急性發作後可行中西醫結合排石,原則上以手術及介入治療爲主要選擇。

6 用藥原則

1.用“A”中消利膽藥物加“B”硫酸鎂利膽排石湯,一般能控制膽管炎症,部分病人也能排出結石。

2.感染嚴重時,用“B”菌必治或“C”西力欣

7 輔助檢查

一般經“A”檢查可作出診斷,但要了解肝膽管結石分佈情況,最好選用“B”中CT、PTC或ERCP檢查

8 療效評價

1.治癒:經手術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排石,B超等檢查膽管無結石,臨牀症狀消失。

2.好轉:經保守治療,症狀好轉。或經手術後症狀消失,但仍殘留結石者。

3.不愈:經治療後,疼痛寒熱黃疸症狀未消失,膽管內仍有結石。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