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窠瘡

常見病方藥治療 膿窠瘡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常見病 中醫病名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óng kē chuāng

2 英文參考

pus hole so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膿窠瘡(pus hole sore)爲病名,是指以皮損中心潰爛而形成凹窩爲主要表現的化膿性皮膚疾病[1]。愈後較慢,愈後留有瘢痕。本病西醫稱之爲深膿皰瘡

4 膿窠瘡的診斷

1、膿窠瘡多見於兒童

2、皮疹好發於小腿,其次爲大腿、臀部和腰部。

3、皮疹初起爲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水皰,迅即變爲膿皰。皰壁較厚,不易潰破,膿皰周圍繞以紅暈。皮損繼續向外圍及深處發展,數日後結成暗褐色厚痂。痂皮脫落後,形成典型的1~2釐米直徑大小的圓形或橢園形膿性火山口狀潰瘍,繞以紅色硬實邊緣。一般經2~4周癒合,留有瘢痕。往往反覆化膿結痂,有的可形成蠣殼樣厚痂。皮疹數目不等,常爲數個至數十個。

4、自覺灼熱疼痛,也可有癢感。

5、一般無全身症狀,較重者可伴有發熱口渴、疲乏不適等全身症狀。附近淋巴結常腫大。

6、病程常可持續數週以上,積極治療可縮短病程。

5 膿窠瘡的治療

5.1 辨證治療

膿窠皰多因素體氣虛,脾虛不運,則溼濁內停,兼之溼熱邪毒外襲所致。也有因蚊蟲、跳蚤叮咬,或患其他瘙癢性皮膚病,搔抓損破染毒所致。臨牀見證多以溼熱爲主,故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清熱利溼解毒;如兼以脾虛氣弱者,宜酌加健脾益氣之品。本病宜結合採用外治法

5.1.1 溼熱

5.1.1.1 症狀

皮疹爲膿皰、膿痂及膿性潰瘍,自覺灼熱疼痛,可伴有發熱,疲乏不適,口乾渴等,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弦滑。

5.1.1.2 治法

清熱利溼解毒

5.1.1.3 方藥

1、主方:五味消毒飲吳謙等《醫宗金鑑》)合龍膽瀉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加減處方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勤克儉,龍膽草山梔子木通黃芩野菊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若素體氣虛者或日久脾氣弱者,酌加黨蔘(或太子參)、生黃芪各15~18克、白朮茯苓各9克,並適當減少苦寒之品。

2、中成藥

魚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

雙黃連注射液,每次2.4~3.0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說明:如患兒年齡較小,上述各方藥的劑量宜酌情減少。

5.2 外治法

1、馬齒莧適量煎水外洗;或用野菊花黃柏地榆百部苦蔘九里明虎杖三椏苦各30克,煎水外洗或溼敷。

2、 黃散化毒散,水調敷或麻油調敷。

3、 皮多或痂皮厚者,用5%~10%硫磺軟膏包敷。其他療法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膿窠瘡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膿窠瘡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