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

常見病艾灸療法 骨科 中醫學 常見病推拿療法 中醫骨傷科 中醫常見病 骨科疾病 中醫病名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i guān jiē niǔ shāng

2 英文參考

sprain of ankle join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踝關節扭傷(sprain of ankle joint[1])爲病名[2]。是指以踝部腫脹、壓痛,足着地或被動外翻時疼痛加劇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2]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關節囊韌帶肌腱發生撕裂傷,稱爲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關節囊附着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爲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爲膝關節和腕關節

4 踝關節扭傷病因

因踝關節受到過度牽拉或扭轉等外力的作用所導致[2]

踝關節扭傷多因行、走、跑、跳、蹬、踢等運動姿勢不當或遇地面障礙閃讓不及所造成[3]

5 踝關節扭傷的臨牀表現

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或突然蹠屈,造成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扭傷,臨牀以外踝韌帶損傷多見[3]。急性損傷會立即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行走困難等症狀;日久勞損外傷後遺症也可經常引發疼痛[3]

5.1 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牀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爲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牀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範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5.2 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牀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爲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6 踝關節扭傷的診斷

1.外踝關節腫脹、淤血,局部壓痛。

2.拍片排除外踝關節骨折脫位

3.內翻應力下拍踝關節正位可發現關節間隙不對稱,踝關節穩定

7 踝關節扭傷的西醫治療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創傷性關節炎

7.1 對症止痛

雙氯芬酸鈉(25mg,一日3次)、對乙酰氨基酚(0.3~0.6g,一日3次)、布洛芬(0.2g,一日3次)、吲哚美辛(50mg,一日1次,直腸給藥)等。

7.2 局部制動

使用彈力繃帶、石膏或支具固定踝關節2~3周,有利於韌帶修復

7.3 患者損傷較輕的處理方法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后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藥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

7.4 患者損傷較重的處理方法

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釐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爲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7.5 患者損傷嚴重的處理方法

症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7.6 重建外側韌帶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覆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鬆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8 踝關節扭傷中醫治療

8.1 推拿治療

8.1.1 症狀

關節部位紅腫、發熱疼痛劇烈,活動明顯受限,行走困難,發病前多有外傷史,舌黯,可見瘀點,苔白,脈弦澀[3]

8.1.2 選穴

承山崑崙足三裏太溪絕骨解溪太沖[3]

8.1.3 操作方法

[3]

關節外側韌帶扭傷:①患者側臥,傷肢在上,助手用雙手握住患者傷側小腿下端,固定肢體,醫生用雙手相對拿住患足,兩手拇指按住外側傷處,環轉搖晃踝關節後,用力將足蹠屈並內翻位拔伸然後將足外翻,拇指在傷處進行戳按。②患者正坐,醫者坐其對面,用一手由外側握住患足足跟部,拇指按壓於傷處,另一手握住足蹠部,作踝關節環轉搖法,在拔伸狀態下將足蹠屈後背伸,按壓傷處的拇指則用力向下戳按。

關節內側韌帶扭傷:①患者側臥,傷肢在下,助手用雙手握住患者傷側小腿下端,固定肢體,醫生用雙手相對拿住患足,兩手拇指按住內側傷處,環轉搖晃踝關節後,用力將足外翻位拔伸然後將足內翻,拇指在傷處進行戳按。②患者正坐,醫者坐其對面,用一手由內側握住患足足跟部,拇指按壓於傷處,另一手握住足蹠部,作踝關節環轉搖法,在拔伸狀態下將足內翻後背伸,按壓傷處的拇指則用力向下戳按。

8.1.4 注意事項

(1)如果踝關節韌帶損傷輕者可用繃帶或膠布將踝關節固定於韌帶鬆弛部位,即外側副韌帶損傷將足外翻位固定。韌帶撕裂嚴重者,也可採用石膏託按上述方法固定之。約3周左右拆除外固定即可。[3]

(2)外固定期間,應該練習足趾的屈伸活動小腿肌肉的收縮活動。拆除外固定後,要逐漸練習關節的內、外翻及蹠屈、背伸活動,以預防粘連,恢復踝關節功能[3]

8.1.5 醫案

宋某,男,29歲。因打籃球致左踝關節扭傷腫痛,活動受限1天來診。查:左踝關節腫脹、疼痛明顯,關節活動受限X線攝片未見異常。診斷爲左踝關節扭傷。經用上述手法治療1次後,疼痛、腫脹均有明顯緩解;3次後腫脹消失,左腳用力着地後稍感疼痛;7次後左踝關節活動自如。[3]

8.2 艾灸治療

患者扭傷,應立即局部降溫處理,如冰敷或用冷水衝敷患部,艾灸應在扭傷12小時以後使用,此時療效最好,否則反而加重病情。扭傷嚴重或經久不愈者,可配合內服中藥治療。[4]

8.2.1 症狀

一般有急性扭挫傷史,局部腫脹疼痛,按壓有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限。可因外感風寒而反覆發作,嚴重者舌質可見顏色紫暗。[4]

8.2.2 選穴

崑崙解溪丘墟阿是穴[4]

8.2.3 灸法

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以局部紅暈灼熱爲度,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灸至踝關節恢復正常,疼痛消失即止。[4]

8.2.4 醫案

朱某,男,26歲,學生。自述:於1日前因打籃球時腳踝扭傷外踝處立即腫脹,疼痛劇烈,當時即用冰塊外敷,疼痛腫脹稍微減輕,遂來就診。經查:患者關節內外側均有明顯腫脹,以外踝較爲嚴重,活動受限,患處壓痛且有瘀血痕。診斷:踝關節扭傷。治療:以局部圍刺加艾灸局部40分鐘,治療結束,患者感覺關節疼痛腫脹感明顯減輕,活動幅度增大,遂囑患者自購艾條自灸患處及周圍穴位,每日3次,每次30分鐘,1周後複查,患處仍有少許疼痛,但功能活動基本恢復正常,此爲韌帶拉傷恢復期,爲防止韌帶粘連,要求其踝關節做伸拉鍛鍊並配合艾灸每日20分鐘,經半月後患者再次複查,已痊癒[4]

9 踝關節扭傷患者日常保健

(1)注意踝部保暖,避免重複扭傷[4]

(2)患者應在基本痊癒時積極進行功能鍛鍊或局部按摩,避免韌帶癒合時粘連不當影響肢體功能[4]

(3)扭傷時間較長,遷延不愈者應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風寒溼[4]

10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7.
  3. ^ [3] 柴鐵劬主編.推拿療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柴鐵劬主編.灸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治療踝關節扭傷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踝關節扭傷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