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元 危亦林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消渴

澄源

治氣實血虛,熱在上焦心煩燥渴,引飲無度,小便數,晝夜一二十行,有麩片甜者。此疾多得之飲啖炙爆,日就羸瘦,咽喉脣口焦燥,吸吸少氣,不能多語,兩腳痠。食倍於常,不爲氣力。牡蠣粉苦蔘密陀僧知母水銀(以白蠟半錢結)栝蔞根(一兩)黃丹(一兩,與水銀上爲末。男子用雌豬肚一個,女人用雄豬肚一個,入藥在內,以線縫定,用繩縛在新磚上,爲丸

真珠丸

心虛煩悶,或外傷暑熱,內積愁煩,酣飲過多,皆致煩渴,口乾舌燥,引飲無度便或利或不利。知母(一兩一分)川連(一兩,去毛苦蔘玄蔘(各一兩)鐵胤粉(一兩一分,研)牡蠣銀箔(各二百片)白扁豆(煮去皮,一兩)上爲末,煉蜜入生栝蔞根汁少許,丸如梧子大,用金、銀箔爲衣。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先

蓯蓉丸

蓯蓉(酒浸)磁石(碎)熟地黃(洗)山茱萸去核)黃(去蘆鹽湯浸)澤瀉鹿茸去毛,切,醋炙遠志去心薑汁炒)石斛覆盆子五味子(去梗)萆破故紙(炒)巴戟(酒浸)菟絲子(酒浸)龍骨杜仲(去皮,銼,薑汁拌,炒斷絲。各半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個,重八錢)上爲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飲下。

生地黃膏

治渴證,通用。生地黃(束如常碗大,一把)冬蜜(一碗)人蔘(半兩)白茯苓(去皮,一兩)上將地黃洗切研細,以新水一碗調開,同蜜煎至半,次入參、苓末拌和,瓷器密收,匙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