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附補遺)》

宋 楊士瀛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問病論

東坡先生嘗曰∶吾平生求醫,蓋於平時默驗其工拙,至於有疾,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診視,使醫者瞭然,知厥疾之所在,虛實冷熱先定於中,則脈之疑似不能惑也。故雖中醫,療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爲事哉?誠哉斯言,真警迷濟世之砭劑也。何者?脈之與證相依而行,脈者所以剖其證之未明,證者所以索其脈之猶隱。據脈以驗證,所謂得乎應心者是爾,問證以參脈,所謂醫者意也是爾。烏可舉一而廢一哉?私竊怪夫!近世以來,多祕所患以求診,以此驗醫者之能否。醫亦不屑下問,孟浪一診,以自挾其所長。甚者病家從前誤藥或飲食居處有所諱誨,雖問之而不以盡告,遂至索病於冥漠之間,辨虛實冷熱於疑似之頃,毫釐千里寧不委命一擲與人試伎乎?此餘於終篇所以特舉前輩格言,以解世俗之惑,不然《難經》有謂∶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者,又果何意邪?(大人、小兒諸病瘥後,飲食且須漸進,常若不足,毋使食氣傷胃,其病復來。大熱方退,尤不可飽。小兒傷乳,熱復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