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CT檢查技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zāng CTjiǎn chá jì shù

2 操作名稱

肝臟CT檢查技術

3 適應

肝臟CT檢查技術適用於:

1.肝臟良、惡性腫瘤  肝癌轉移瘤海綿狀血管瘤

2.肝臟囊性佔位病變  肝囊腫、多囊肝、包蟲病

3.肝臟炎性佔位病變  肝膿腫肝結核

4.肝外傷

5.肝硬化

6.肝脂肪變性

7.色素沉着症。

8.肝先天異常。

9.其他  炎症寄生蟲病、瀰漫性病變。

4 禁忌

1.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

2.含碘對比劑過敏。

5 準備

1.認真核對CT檢查申請單,瞭解病情,明確檢查目的和要求,對檢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請單,應與臨牀醫師覈准確認

2.訓練病人呼吸及屏氣。

3.對增強掃描者,按含碘對比劑使用要求準備。檢查前禁食4~6h。

4.檢查前1h口服1%~2%的含碘對比劑水溶液或水500~800ml,臨上機前再服300ml,使造影劑充盈胃、中上腹部小腸

5.如腸道內殘留大量硫酸鋇應在鋇劑排盡後再做CT檢查。

6.訓練患者平靜呼吸下屏氣。

7.去除檢查部位金屬異物。

6 方法

1.做好檢查前準備。

2.檢查方法和掃描參數

(1)平掃:

①掃描體位仰臥位,身體置於牀面中間,兩臂上舉抱頭。

②掃描方式:橫斷面連續掃描。

③定位掃描:確定掃描範圍、層厚、層距。

④掃描範圍:從膈頂至肝下緣。

⑤掃描機架傾斜角度:掃描機架0°。

⑥掃描野(FOV):體部範圍。

⑦掃描層厚:5~10mm。

⑧掃描間隔:5~10mm。

重建算法:軟組織或標準算法。

⑩掃描參數:根據CT機型設定

(2)增強掃描:肝臟一般均需增強掃描。

①團注法非動態掃描:常用60%泛影葡胺或非離子型碘造影劑(300mgI/ml)100ml,注完後從膈頂向肝下緣掃描。此法應用普遍。

②團注法動態掃描:注射開始後15~20s行連續快速掃描。可分兩種:進牀式動態掃描和同層動態掃描。前者掃描範圍包括整個肝臟,層厚10mm,層距10mm,以發現病竈爲目的。後者是在病竈內同一層面作快速連續掃描,以觀察病竈的增強特點爲目的,以利定性

血管造影CT:這是將CT與血管造影相結合、對肝臟小病竈檢出最敏感檢查方法之一。可分兩種:動脈造影CT和門脈造影CT。前者特異性略高於後者,而後者敏感性略高於前者。

A.動脈造影CT:經股動脈穿刺,將導管置入肝固有動脈內。把患者移到CT檢查牀上。常用30%造影劑通過導管注入動脈,注射速度1~2ml/s,每次注射10~15ml,注射開始後第5s行動態掃描。每4層爲一組,然後停頓10s,讓患者呼吸。按此方法進行第2、3組掃描,直至全肝掃描結束,造影劑總量50~70ml。

B.門脈造影CT:經股動脈穿刺,將導管置於脾動脈腸繫膜動脈內。常用60%造影劑通過導管團注法注入動脈內,注射開始後20~25s(相當於門靜脈期)行動態掃描,掃描方法動脈造影CT,造影劑總量150~170ml。

C.延遲CT:此方法有助於提高肝臟病竈檢出率。靜脈內注射60%泛影葡胺非離子型造影劑(300mgI/ml)150~180ml,約4~6h後行全肝常規掃描。

④碘脂造影劑增強CT:此方法可提高肝臟病竈檢出率。根據不同給藥途徑選擇不同造影劑。A.靜脈法:EOE-13,劑量0.25~0.3ml/kg,用5%葡萄糖鹽水100ml稀釋,靜脈緩慢滴注20~60min後行全肝常規掃描。B.動脈法:碘化油經肝動脈注入後5~7d行全肝常規掃描。

(3)螺旋掃描:此方法可提高肝臟病竈檢出率和定性準確性。層厚5~8mm,層距4mm,螺距1.0。團注法注射開始後30s行動脈期螺旋掃描,60s行門脈期螺旋掃描。掃描時囑患者平靜呼吸下屏氣。

3.攝片要求

(1)依次順序拍攝定位片、平掃以及增強圖像。

(2)圖像顯示採用軟組織窗,窗位L30~60HU,窗寬W200~400HU。

(3)測量病竈層面CT值大小,必要時測量病竈層面增強前後CT值變化。

7 注意事項

1.檢查前1周內不服重金屬藥物,如1周內曾進行過胃腸道鋇餐造影者,則於檢查前先行腹部透視確認腹腔內無鋇劑殘留。

2.應注意掃描檢查以外部位的防護屏蔽。

3.增強掃描後,病人應留觀15min左右,以觀察有無遲發過敏反應

4.由掃描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並簽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