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蟾皮

清熱解毒 中醫學 利溼行水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àn chán pí

2 英文參考

toad ski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幹蟾皮中藥名,出自《藥筱啓祕》。爲《本經逢原》記載的蟾蜍皮之處方[1]

4 別名

蟾蜍皮、癩蟆皮、幹蟾皮、蛤蚆皮[2]

5 來源及產地

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皮[2]

6 性味歸經

辛,涼,有小毒[2]

7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水消脹[2]

1.治慢性氣管炎瘰癧疳積腹脹。現用治腫瘤。煎服:3~6g[2]

2.治癰疽腫毒。用活蟾皮敷貼,或焙乾研末調敷[2]

8 化學成分

蟾蜍皮的特殊成分,一般與蟾酥相似[2]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