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血清病的經典定義爲:注射異種血清(馬血清)治療疾病1~2周後出現以發熱、關節痛、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爲表現的一種綜合性反應。現除偶用馬血清抗毒素治療破傷風、狂犬病、肉毒桿菌感染外,該病已甚罕見。大多數此種反應是應用藥物而引起,稱爲血清病樣反應。主要由青毒素、痢特靈、磺胺、硫氧嘧啶、保太鬆、對氨基水楊酸鈉、鏈黴素、ACTH、胰島素、各種酶製劑、抗淋巴細胞血清等引起。

病因病理病機

爲典型的由血循環中免疫複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ound,CIC)引起的第Ⅲ型變態反應機制所引起。抗原爲異性血清蛋白或藥物的結合性抗原。抗體主要爲IgG、IgM。當免疫原初次進入機的體後,要經1~3周的致敏潛伏期,包括後期已有小量抗體形成的時期。此期由於抗原的量大,抗原抗體的比例處在抗原顯著高於抗體的情況下,所形成的CIC甚小,能溶於血,但無結合補體的能力,因此不引起臨牀症狀。此後,抗體產生的量逐漸增多,當達到比例爲抗原中等度過量時,CIC即可達到中等度大小。此期的CIC既能溶於血中又具有結合補體的能力,同時又不能被網狀內皮系統很快地清除。因此,可較長時期地存在於血液循環內到達機體各處而具有廣泛性、強致病性的潛在能力。由於血液動力學及局部血管解剖學等因素的影響,CIC最易於沉積在血流湍急而具有分叉處的血管壁上,如皮膚毛細血管及靜脈、關節滑膜、葡萄膜、腎小球等處的血管壁。在一些介質的影響下,如組胺等,使內皮組織出現收縮,CIC隨之可沉積在內皮細胞下方與基底膜之間,並在該處結合並激活補體系統,引起具有活性的補體碎片的產生。C3b可將CIC粘在中性多核粒細胞及大吞噬細胞膜的特異性受體上,引起免疫性吞噬CIC的作用;C5a爲中性粒細胞的強趨化性因子,可將炎性細胞彙集到有C5a的沉積之處;C3a、C5a爲過敏性毒素,有使肥大細胞脫粒的作用,使之釋出多種介質,包括平滑肌痙攣及血管活性物質,如組胺、緩激肽、SRS-A(主要爲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後者又再激活血小板釋放5-HT等。這些介質都有使血管擴張及內皮細胞收縮能力,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漿自內皮細胞間隙溢出。臨牀上即可出現大片風團或水腫損害。中性粒細胞在進行免疫性吞噬的過程中可釋放出大量溶酶體酶,包括膠原蛋白酶、彈力蛋白酶、凝血激酶激活因子、陽離子蛋白、激肽激活因子等,導致局部血管組織的損傷,引起血管的出身及栓塞。臨牀上即可出現血管炎的不同症狀。這些介質中,特別是三烯,爲體內產生的熱原,可引起發燒。此後,若無抗原的繼續進入,則大部抗原已與抗體形成CIC而沉積在血管外,血流中抗原量已甚少。當繼續形成的抗體量達到與抗原量相等或顯著高於抗原量時,CIC的體積變得很大而自血中沉澱下來,很快可被網狀內皮系統清除。該時疾病的症狀與體徵即可逐步好轉而緩解。若再次應用致敏原時,則在12~35h之內可出現同樣的臨牀表現。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