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 2010年03月2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細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症爲主要病變,有全身中毒症狀、腹痛、腹瀉、裏急後重、排膿血便等臨牀表現。

診斷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且多出現於消化道症狀之前。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爲重要,大便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的確立。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對鑑別慢性菌痢和其他腸道疾患有一定價值。在菌痢流行季節,凡突然發熱、驚厥而無其他症狀的患兒,必須考慮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應遲早用肛試取標本或以鹽水灌腸取材作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

治療措施

急性菌痢的治療

1.一般療法和對症療法 病人應予胃腸道隔離(至症狀消失,大便培養連續二次陰性爲止)和臥牀休息。飲食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爲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復期中可按具體情況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有失水現象者可給予口服補液鹽。如有嘔吐等而不能由口攝入時,則可給予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鹽水靜脈滴注,注射量視失水程度而定,以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有酸中毒者,酌情給予鹼性液體。對痙攣性腹痛可給予阿托品及腹部熱敷,忌用顯著抑制腸蠕動的藥物,以免延長病程和排菌時間。這類藥物雖可減輕腸痙攣和緩解腹瀉,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腸壁分泌。但實際上腹瀉是機體防禦功能的一種表現,且可排隊一定數量的致病菌和腸毒素,因此不宜長期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物。特別對伴高熱、毒血癥或粘液膿血便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嬰幼兒也不宜使用此類藥物。能夠作用和影響腸道動力的藥物有阿托品、顛茄合劑、度冷丁、可待因、嗎啡、樟腦酊、苯乙哌啶和鹽酸氯苯哌酰胺等。

2.病原治療 近年來痢疾桿菌的耐藥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藥菌株漸見增多,糞便培養檢得致病菌時需作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

⑴磺胺類藥:磺胺藥對痢疾桿菌有抗菌活性,但如與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則有協同效果。如複方磺胺甲噁唑(SMZ-TMP)片劑,每天2次,每次2片,兒童酌減,療程一週。有嚴重肝病、腎病、磺胺過敏及白細胞減少症者忌用。近年來耐藥菌已見增多,如療效差或無效時,即應改用其他抗菌藥物。

⑵喹諾酮類:該類藥物作用於細菌DNA促旋酶,具殺菌作用,無毒副作用,已成爲成人菌痢的首選藥。由於該類藥可影響兒童骨骼發育,學齡前兒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療程5~7天;諾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療程同上;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每日皆爲600mg,分2次口服,療程3~5天。

⑶抗生素:儘量口服給藥。氯黴素、四環素族等抗痢疾桿菌活性差,耐藥菌株日趨增多,因而在廣泛應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黴素或四環素族作爲急性菌痢首選藥物,但在農村地區仍可使用。痢特靈對本病仍有效,但嘔吐等副作用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慶大黴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慶大黴素的劑量爲160~240mg/d,分2次肌注,小兒每日3~5mg/kg,分2次肌注;卡那黴素的劑量爲1~1.5g/d,小兒爲每日20~30mg/kg,分2次給藥;氨苄西林的劑量爲2~6g/d,小兒爲每日50~100mg/kg,分4次給藥。療程均爲5~7天。必要時,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療效。近年來,耐慶大黴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日15mg/kg,兒童100mg/kg治療菌痢,取得較好療效,但多數作者認爲,該藥不宜作爲“一線藥物”,以免耐藥菌株增加。

⑷中藥:黃連素0.3~0.4g,每日4次;一見喜4g,每日4次。療程均爲7天。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

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采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抗菌治療 採用慶大黴素或阿米卡星與氨苄西林靜脈注射,劑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狀好轉後,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療或改用複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或諾氟沙星口服,總療程7~10天。氟喹諾酮類靜脈針劑和頭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熱和驚厥的治療 高熱易引起驚厥而加重腦缺氧和腦水腫,應用安乃近及物理降溫,無效或伴躁動不安、反覆驚厥或驚跳者,可給予亞冬眠療法,以氯丙嗪與異丙嗪各1~2mg/kg肌注,必要時靜脈滴注,病情穩定後延長至2~6小時注射一次,一般5~7次即可撤除,儘快使體溫保持在37℃左右。冬眠靈具有安定中樞神經系統和降溫的作用,可降低組織耗氧量,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可使小動脈和小靜脈擴張,從而改善微循環和增進臟器的血流灌注。還可給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或巴比妥鈉。

3.循環衰竭的處理

⑴擴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環血量減少,應予補充血容量,可快速靜脈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鈉溶液,首劑10~20ml/kg,全日總液量50~100ml/kg,具體視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給5%碳酸氫鈉滴入(詳見“感染性休克”章節)。

⑵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針對微血管痙攣應用血管擴張劑,採用山莨菪鹼,成人劑量爲10~20mg/次,兒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兒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間隔和次數視病情輕重和症狀緩急而定,輕症每隔30~60分鐘肌注或靜脈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鐘靜脈注射一次,待面色紅潤、循環呼吸好轉、四肢溫暖、血壓回升即可停藥,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療後周圍循環不見好轉,可考慮以多巴胺與阿拉明聯合應用。

⑶強心治療:有左心衰和肺水腫者,應給予西地蘭等治療。

⑷抗凝治療:有DIC者採用肝素抗凝療法,劑量及療程同感染性休克。

⑸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氫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靜脈滴注,可減輕中毒症狀、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加強心肌收縮、減輕腦水腫、保護細胞和改善代謝,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藥3~5天。

4.治療呼吸衰竭 應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脫水療法(如應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嚴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時給予山梗菜鹼、尼可剎米等肌注或靜注。重危病例應給予呼吸監護,氣管插管或應用人工呼吸器。

5.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 應補充失液量及鉀、鈉離子,但需慎防用量過大速度過快而引起肺水腫、腦水腫。

慢性菌痢的治療

需長期、系統治療。應儘可能地多次進行大便培養及細菌藥敏試驗,必要時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作爲選用藥物及衡量療效的參考。

1. 抗生素的應用 首先要抓緊緻病菌的分離鑑定和藥敏檢測,致病菌不敏感或過去曾用的無效藥物暫不宜採用。大多主張聯合應用兩種不同類的抗菌藥物,劑量充足,療程須較長且需重複1~3療程。可供選用藥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療 應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劑量自每日0.25ml開始,逐漸增至2.5ml,20天爲一療程。菌苗注入後可引起全身性反應,並導致局部充血,促進局部血流,增強白細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於進入病變部位而發揮效能。此外,也可試以噬菌體治療。

3.局部灌腸療法 使較高濃度的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以增強殺菌作用,並刺激肉芽組織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腸。常用的藥物爲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黴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爲一療程。有人主張灌腸溶液中加入0.25%普魯卡因、氫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療效。

4.腸道紊亂的處理 可酌情用鎮靜、解痙或收斂劑。長期抗生素治療後腸道紊亂,可給乳酶生或小劑量異丙嗪、複方苯乙呱啶或針刺足三裏。也可以0.25%普魯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療程10~14天。

5.腸道菌羣失調的處理 限制乳類和豆製品。大腸桿菌數量減少者可給乳糖和Vitc,腸球菌減少者可給葉酸。可服乳酶生(含厭氧乳桿菌)4~6g,或枯草桿菌片劑(每片含菌50億),或枯草桿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億)灌腸,每晚1次,療程2~3周,以促使厭氧菌生長,重新恢復腸道菌羣平衡。培菲康和麗珠腸樂也可調整腸道菌羣,前者成人3~5粒/次,後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療效果尚欠滿意,如有顯著症狀而大便培養陽性,則需隔離治療。此外,應追查促使轉爲慢性的誘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蟲病、胃炎等加雜症,對有關伴發病進行適當的治療,鑑於慢性菌痢病程較長,其急性症狀常有自然緩解傾向,因此,必須反覆進行大便培養,才能判斷治療效果。

病原學

痢疾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兼性菌,不具動力,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良好,最適宜溫度爲37℃,在水果、蔬菜及醃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陰暗潮溼及冰凍條件下生存數週。陽光直射有殺滅作用,加熱60℃10分鐘即死,一般消毒劑能將其殺滅。

所有痢疾桿菌均能產生內毒素、細胞毒素、腸毒素(外毒素),志賀氏痢疾桿菌尚可產生神經毒素。志賀氏菌屬有菌體抗原O及表面抗原K,有其羣與型的特異性,據生化反應及抗原組成,痢疾桿菌可分爲4羣:①A羣:包括志賀氏菌及其血清型1~15;②B羣:包括福氏菌及其血清型:1a~c、2a~b、3a~c、4a~c、x、y等;③C羣:包括鮑氏菌及其血清型1~18;④D羣:宋內氏菌屬:1。臨牀上可以特異性血清作凝集反應加以定型。目前以福氏和宋內氏菌佔優勢,某些地區仍有志賀氏菌羣流行。福氏菌感染易轉爲慢性,宋內氏菌感染則多呈不典型發作,志賀菌的毒力最強,可引起嚴重症狀。

發病機理

痢疾桿菌對結腸粘膜上皮細胞有吸附和侵襲作用,對腸粘膜上皮細胞具有侵襲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結腸典型病變,而對上皮細胞無侵襲力的菌株並不引起病變。胃酸、腸道菌羣產生的短鏈脂肪酸、過氧化氫以及大腸桿菌素等,對痢疾桿菌有殺滅或拮抗作用。人體腸粘膜產生的分泌型IgA等特異性抗體,對痢疾桿菌有重要排斥作用。某些足以降低人體全身和胃腸道局部防禦功能的因素,如慢性病、過度疲勞、暴飲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則有利於痢疾桿菌侵入腸粘膜而致病。

痢疾桿菌侵入腸粘膜上皮和因有層,並在其中繁殖,引起腸粘膜的炎症反應,固有層呈現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充血,並有細胞及血漿的滲出與浸潤、甚至可致固有層小血管循環衰竭,從而引起上皮細胞變性甚至壞死,壞死的上皮細胞脫落後可形成小而淺表的潰瘍,因而產生腹痛、腹瀉、膿血便。直腸括約肌受刺激而有裏急後重感,內毒素可致全身發熱。

中毒性菌痢 全身中毒症狀與腸道病變程度不一致,雖有毒血癥症狀,但腸道炎症反應極輕。除痢疾桿菌內毒素作用外,可能與某些兒童具特異體質,對細菌毒素呈現強烈反應,引致微血管痙攣、缺血和缺氧,導致DIC、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腦水腫和腦疝。

病理改變

腸道病變主要分佈於結腸,以直腸、乙狀結腸等部位最顯著,但升結腸、迴腸下端也少見。急性期的病理變化爲瀰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症,腸粘膜瀰漫性充血、水腫,分泌大量滲出物,間有微小膿腫。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潰瘍深淺不一,但限於粘膜下層,故腸穿孔和腸出血少見。發病後約1周,人體產生抗體,潰瘍漸癒合。毒素也可引起內臟病變,表現在肝、腎小管、心肌、腦細胞變性。中毒性菌痢的結腸病變很輕,但顯著的病變爲全身小動脈痙攣和滲出性增加,腦幹出現神經變性、浸潤和點狀出血。腎上腺皮質萎縮和出血。慢性患者腸壁增厚,潰瘍邊緣有息肉狀增生,癒合後形成疤痕,導致腸腔狹窄。

流行病學

本病終年均有發病,但多流行於夏秋季,見於世界各地。

傳染源

爲病人與帶菌者,其中非典型病例和慢性病例在流行病學上意義尤大。

傳染源

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飲水和手等經口感染。在流行季節可有食物型和水型的暴發流行,前者系食用被手或蒼蠅等污染的物體而受感染;後者系水源被糞便污染而致水型傳播。在非流行季節,接觸被病人或帶菌者污染的物體可受感染。

人羣易感性

無論男女老幼,對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後僅產生短暫、不穩定的羣和型免疫力,易重複感染或復發。

臨牀表現

潛伏期數小時至7天,多數爲1~2天。志賀氏菌感染的表現一般較重,宋內菌引起者較輕,福氏菌感染介於二者之間,但易轉變爲慢性。臨牀上常分爲急性和慢性二期。

急性菌痢

1.普通型 起病急驟,畏寒、寒戰伴高熱,繼以腹痛、腹瀉和裏急後重,每天排便10~20次,呈膿血便,量少,左下腹壓痛伴腸鳴音亢進。一般1~2周內逐漸恢復或轉爲慢性。

2.輕型 全身毒血癥狀和腸道表現均較輕,腹痛不著,腹瀉次數每日不超過10次,大便呈糊狀或水樣,含少量粘液,裏急後重感染也不明顯,可有嘔吐,有療程3~6天,易誤爲腸炎或結腸炎。

3.中毒型 多見於2~7歲體質較好的兒童。起病急驟,病初即可有高熱、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而淺表、反覆驚厥、神志不清、皮膚花紋,可導致呼吸和循環衰竭,但腸道症狀較輕,甚至無腹痛與腹瀉,常需直腸拭子或生理鹽水灌腸,採集大便檢查才發現粘膿便,鏡下可見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按臨牀表現可分爲①休克型:主要表現爲周圍循環衰竭,皮膚髮花,口脣青紫,血壓明顯下降或測不出,伴不同程度意識障礙;②腦型:以嚴重腦部症狀爲主,因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可發生腦疝。臨牀表現主要爲驚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早期表現嗜睡、煩躁、頻繁嘔吐、呼吸增快,後期神志不清、頻繁驚厥、血壓升高、瞳孔忽大忽小,大小不等,對光反射明顯遲鈍、消失,呼吸深淺不勻,節律不整,呈嘆息樣呼吸,最後減慢以至停頓;③混合型:是預後最爲兇險的一種,具有循環衰竭與呼吸衰竭的綜合表現。

慢性菌痢

病程超過2個月即稱慢性菌痢。下列因素易使菌痢轉爲慢性:①急性期治療不及時或爲耐藥菌感染;②營養不良;③合併慢性疾患如胃腸低、膽囊炎、腸道寄生蟲病以及機體免疫機能障礙、SIgA缺乏者;④福氏菌感染。

1.慢性遷延型 急性菌痢後,病情長期遷延不愈,有不同程度腹部症狀,或有長期腹瀉,或腹瀉與便祕交替,大便經常或間歇帶有粘液或膿血,可長期間歇排菌。

2.慢性隱匿型 有急性菌痢史,較長期無臨牀症狀,大便培養陽性,乙狀結腸鏡檢查有異常發現,也爲重要傳染源。

3.急性發作型 因某種因素如飲食不當、受涼、勞累等而誘致慢性患者呈急性發作者,症狀一般較急性期輕。

併發症

在恢復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發生、滲出性大關節炎,關節紅腫,數週內自行消退。孕婦重症患者可致流產或早產。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併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症及神經官能症。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徵、Reiter綜合徵、類白血病反應等。兒童患者可併發中耳炎、口角炎、脫肛。併發敗血症者罕見,具有菌痢和敗血症的雙重表現,但病情較爲兇險,病死率高,年齡在1歲以內嬰兒更高。

輔助檢查

血象

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糞便檢查

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出致病菌。如採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常用的鑑別培養基爲SS瓊脂和麥康凱瓊脂。

其他檢查

熒光抗體染色技術爲快速檢查方法之一,較細胞培養靈敏。國內採用免疫熒光菌球法,方法簡便,靈敏性及特異性均高,採樣後8小時即可作出診斷,且細菌可繼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急性期腸粘膜瀰漫性充血、水腫、大量滲出、有淺表潰瘍,有時有假膜形成。慢性期的腸粘膜呈顆粒狀,可見潰瘍或息肉形成,自病變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養,可提高檢出率。此外,X線鋇劑檢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見腸道痙攣、動力改變、袋形消失、腸腔狹窄、腸粘膜增厚,或呈節段狀。近年來有人以葡萄球菌協同凝集試驗作爲菌痢的快速診斷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鑑別診斷

急性菌痢應與下述疾患鑑別。

阿米巴痢疾

起病一般緩慢,少有毒血癥症狀,裏急後重感較輕,大便次數亦較少,腹痛多在右側,典型者糞便呈果醬樣,有腐臭。鏡檢僅見少許白細胞、紅細胞凝集成團,常有夏科-雷登氏結晶體,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見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潰瘍。本病易併發肝膿腫。

流行性乙型腦炎

本病表現和流行季節與菌痢(重型或中毒型)相似,後者發病更急,進展迅猛、且易併發休克,可以溫鹽水灌腸並做鏡檢及細菌培養。此外,本病尚應與沙門氏菌感染、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大腸桿菌腹瀉、空腸彎曲菌腸炎、病毒性腸炎等相鑑別。慢性菌痢應與慢性血吸蟲病、直腸癌、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鑑別。

預防

應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進人體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早期發現病人和帶菌者,及時隔離和徹底治療,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從事飲食業、保育及水廠工作的人員,更需作較長期的追查,必要時暫調離工作崗位。

切斷傳播途徑,搞好“三管一滅”即管好水、糞和飲食以及消滅蒼蠅),養成飯前便後洗後的習慣。對飲食業、兒童機構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帶菌狀態。一發現帶菌者,應立即予以治療並調離工作。

保護易感人羣 可口服依蓮菌株活菌苗,該菌無致病力,但有保護效果,保護率達85%~100%。國內已生產多價痢疾活菌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