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南星(湯洗)30克 半夏(湯洗)30克 黃芩30克

製法

上藥研爲細末,薑汁浸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熱痰咳嗽,面赤煩熱,脣口乾燥,脈洪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後用生薑湯送下。

摘錄

《潔古家珍》

《玉機微義》卷四引《機要》

方名

小黃丸

組成

人蔘、黃芩、南星、半夏、生薑。

功效

清暑熱,益元氣,豁痰散鬱。

主治

熱痰;咳嗽而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一切暑熱損傷元氣,以致氣不利,凝聚津液成痰者。

用法用量

薑汁糊爲丸服。

附註

《杏苑》本方用法:以薑汁浸蒸餅爲丸,每服三五十丸,薑湯送下。

《蘭室祕藏》卷下

方名

小黃丸

組成

黃芩1兩,半夏5錢(薑湯制),白朮5錢,陳皮3錢,青皮3錢(去白),黃耆3錢,澤瀉2錢,乾薑1錢5分。

功效

化痰涎,和胃氣,除溼。

主治

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遠溫水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湯浸蒸餅爲丸,如綠豆大。

《保命集》卷下

方名

小黃丸

組成

南星(湯洗)1兩,半夏(洗)1兩,黃芩1兩半。

主治

熱痰咳嗽,脈洪面赤,煩熱心痛,脣口乾燥,多喜笑。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至7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方名

小黃丸

組成

半夏(生末)1分,巴豆霜1字,黃柏末1字。

功效

化痰涎,寬膈,消乳癖,化驚風。

主治

痰涎、乳癖、驚風、食癇、諸疳。熱祕。

用法用量

百日者1丸,1歲者2丸,隨乳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薑汁麪糊爲丸,如黍米大。

各家論述

《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半夏以化痰;黃柏以清熱;巴豆以攻癖。

附註

本方爲原書“三聖丸”之第三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