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 2017年02月19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下脘:1.人體部位名;2.經穴名。

人體部位名·下脘

下脘指胃腔下口幽門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經穴名·下脘

[穴位基礎信息表]下脘|Xiawan|Hsiawan|Lower Epigastrium|CV10|10|VC10||KG10|Cv10|Co10

下脘爲經穴名(Xiàwǎn CV10)[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出《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脈經》名下管。別名幽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屬任脈[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下脘是足太陰脾經、任脈的交會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下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腸炎,痢疾,腹中痞塊,腹痛,腹脹,泄瀉,嘔吐,食谷不化,痞塊,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兒疳疾,虛腫,小便黃赤,反胃,腸鳴,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腹堅硬脹,痞塊連臍上,嘔逆,日漸消瘦,胃潰瘍等。

下脘穴的別名

下管(《脈經》)。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鍼灸甲乙經》:下脘,在建裏下一寸。

穴名解

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相對於上、中而言。脘,胃也。《說文》:“脘,胃府也。”脘,同管,音義並同,古人多互用,今皆作“脘”。受水谷曰脘,指胃府。《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爲下脘。”《黃帝內經靈樞·上膈》:“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本穴位當胃腑的下底大彎處,《類經圖翼》:“當胃下口,小腸上口”,因名下脘。[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異性

下脘是足太陰脾經、任脈的交會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所屬部位

上腹[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5.

下脘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下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下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2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下脘穴在任脈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下脘穴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下脘穴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下脘穴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內臟)

下脘穴的取法

在臍上2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下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仰臥位,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下1/4與上3/4的交點處取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穴穴位解剖

下脘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第九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分佈;深層有肋間神經和腹壁上動脈分佈;再深層可及腹腔[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

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下脘穴的功效與作用

下脘穴有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的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穴爲任脈與足太陰之會,穴處又乃胃脘與腸腑相連之部位,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腸主傳導糟粕、泌別清濁,故凡腸胃之證,均是下脘治療的範圍[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穴具有健胃、消食、止痛之功效,多用於治療胃腸疾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穴系任脈和脾經之會穴,有和中理氣、降逆止嘔之功。主治腹脹脘痛,嘔吐呃逆,食谷不化,腸鳴泄瀉。[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下脘穴爲本經與足太陰經之會穴。因足太陰經屬脾絡胃,由內循行之線與任脈連通也。凡胃病陰沉、下垂下陷之症,均宜取此。[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下脘穴主治病證

下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腸炎,痢疾,腹中痞塊,腹痛,腹脹,泄瀉,嘔吐,食谷不化,痞塊,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兒疳疾,虛腫,小便黃赤,反胃,腸鳴,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腹堅硬脹,痞塊連臍上,嘔逆,日漸消瘦,胃潰瘍等。

下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腸炎、痢疾、腹中痞塊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穴主治腹痛、腹脹、泄瀉、嘔吐、食谷不化、痞塊[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

下脘穴主治  腹脹,胃脘疼痛,呃逆,食谷不化,不欲食,嘔吐,泄瀉,小兒疳疾;虛腫,痞塊,小便黃赤[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穴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反胃,腸鳴,泄瀉,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治腹堅硬脹,食谷不化,痞塊連臍上;嘔逆,泄瀉;虛腫,日漸消瘦。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腸炎。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1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局部酸脹[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直刺1~1.5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直刺1~2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

注意:孕婦慎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灸法

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外臺祕要》:下脘孕婦不可灸。

下脘穴的配伍

下脘穴配中脘、內關、足三裏治胃炎,消化不良[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穴配梁門治消化道潰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穴配關元治大便帶血[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下脘配陷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主治腸鳴,食谷不化。

下脘配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堅硬脹,痞塊。

下脘配足三裏,有行氣降氣,寬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下脘配天樞、足三裏,治腹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②灸下脘,配內關、足三裏,治嘔吐、腹痛。

下脘配足三裏、腎俞、膈俞、中脘、脾俞,治反胃[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配天樞、上巨虛,治便祕[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下脘配補足三裏,點刺四縫,治小兒疳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足太陰、任脈之會。

《鍼灸甲乙經》: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外臺祕要》: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六腑之谷氣不轉。

《外臺祕要》:引孕婦不可灸。

《鍼灸聚英》:穴當胃下口,小腸上口,水谷於是入焉。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氣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痞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羸瘦。

《鍼灸大成》:主臍下厥氣動,腹堅硬,胃脹,羸瘦,腹痛,六腑氣寒,谷不轉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塊連臍上厥氣動,日漸瘦,脈厥動,反胃。反胃,先取下脘,後取足三裏(瀉),胃俞,膈俞(百壯),中脘,脾俞。

《勝玉歌》:胃冷下脘卻爲良。

《百症賦》: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平。

下脘穴研究進展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針刺下脘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可促進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胃液分泌雖多保持高分泌狀態,但胃的總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趨於正常化。對腸功能障礙者針刺下脘,可使其功能正常化。[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針刺下脘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痢疾桿菌攜帶者灸下脘、神闕等穴,結果發現,糞便細菌培養轉陰所需天數比藥物組明顯縮短;免疫指標測定顯示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紅細胞免疫複合物花環率均顯著升高(P<0.05),說明鍼灸治療痢疾桿菌攜帶者具有穩定的促進紅細胞免疫功能提高的作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6-377.

針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據報道,以下脘、天樞、氣海、關元、足三裏爲主穴,鍼灸治療猴細菌性痢疾,可使白細胞總數和血漿中游離組胺含量均趨正常化;抗體可比對照組提早4天左右產生,抗體效價比對照組高出2倍以上,白細胞吞噬指數顯著增加,細菌毒性、毒力顯著降低乃至消失;針治48小時後,2/3實驗動物糞便細菌培養即可轉陰,第4天可全部轉陰,而對照組在感染後的第12天仍爲阻性。[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