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骨折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鎖骨呈“S”形架於胸骨柄與肩峯之間,是連接上肢與軀幹之間的唯一骨性支架。鎖骨位於皮下,表淺,受外力作用時易發生骨折,發生率佔全身骨折的 5%~10%。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壯年。

病因病理病機

間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見,如跌倒時手或肘部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衝擊;肩部着地更多見,撞擊鎖骨外端造成骨折。間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爲斜形或橫行,其部位多見於中外1/3處。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點不同而異,多爲粉碎或橫行。幼兒多爲青枝骨折。鎖骨骨折的典型移位多表現爲:近端受胸鎖乳突肌牽拉向上後移位,遠端因肢體重量及胸大肌牽拉向前、下、內側移位,形成斷端短縮重疊移位。

臨牀表現

局部腫脹、皮下瘀血、壓痛或有畸形,畸形處可觸到移位的骨折斷端,如骨折移位並有重疊,肩峯與胸骨柄間距離變短。傷側肢體功能受限 , 肩部下垂,上臂貼胸不敢活動,並用健手託扶患肘。幼兒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顯 , 且常不能自訴疼痛部位 , 但其頭多向患側偏斜、頜部轉向健側 , 此特點有助於臨牀診斷。有時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發生氣胸,或損傷鎖骨下血管和神經,出現相應症狀和體徵。

診斷

上肢外展跌倒或局部被暴力直接打擊等外傷史,傷後肩部出現疼痛上肢不敢活動。X 線片可確診,並顯示骨折移位及粉碎情況。

治療

1、懸吊患肢

青枝骨折、不全骨折或內1/3移位不大的骨折,用三角巾或頸腕吊帶懸吊患肢1~2周,疼痛消失後開始功能鍛鍊。

2、復位固定

有移位的骨折,手法復位,“8”字形石膏固定4~5周(圖3-8-2)。如患肢有麻木、疼痛、腫脹、蒼白,應隨時複查,將固定的石膏作必要的修整。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指徵:開放骨折;合併血管、神經損傷的骨折;有喙鎖韌帶斷裂的鎖骨外端或外1/3移位骨折;骨折不連接。內固定方法可視骨折的類型和部位等不同,選擇"8"字鋼絲、克氏針或鋼板螺絲釘固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