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ú zhū yú sǎn

2 太平聖惠方》卷四:吳茱萸散

2.1 處方

吳茱萸7.5克(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 乾薑15克(炮裂,銼)甘草15克(炙微赤,銼)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臍)

2.2 製法

上藥搗爲粗散。

2.3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治小腸虛寒小腹刺痛,或繞臍結痛,身出冷汗

2.4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2.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四

3 聖濟總錄》卷二十:吳茱萸散

3.1 處方

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5克 肉豆蔻乾薑(炮)甘草(炙)各15克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高良薑各60克 縮砂仁 陳曲(炒)白朮各30克

3.2 製法

上十一味,搗羅爲散。

3.3 功能主治

溫中祛寒,健牌燥溼。治腸痹寒溼內搏,腹滿氣急,大便飧泄

3.4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時用粥飲調下。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

4 《聖惠》卷七十八:吳茱萸散

4.1 處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微炒),五味子1兩。

4.2 製法

上爲末。

4.3 功能主治

產後體虛,汗出心煩,食少,四肢羸弱,澀澀惡寒

4.4 用法用量

以酒2大盞浸半日,煎至1盞3分,去滓,分3次溫服,不拘時候。

4.5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5 《聖惠》卷四十三

5.1 組成

吳茱萸1兩(用米醋1中盞,浸1宿,掘1地坑可深5-6寸,用炭火燒令赤,去灰,入茱萸及醋,用盆合,勿令泄氣,候冷取出),木香半兩,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半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3分。

5.2 主治

冷氣攻心腹,相引頭痛四肢逆冷

5.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5.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6 《聖惠》卷五

6.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煨,或炒),當歸3分(銼,微炒),乾薑3分(炮裂,銼),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半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人蔘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糵1兩(微炒)。

6.2 主治

胃虛冷,水谷木化,心腹疼痛四肢無力,少思飲食。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6.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 方出《百一》卷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八

7.1 組成

吳茱萸散

7.2 主治

蜈蚣傷。

7.3 用法用量

嚼爛擦之。

8 《聖惠》卷四十七

8.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8.2 主治

霍亂吐逆下利,心腹脹滿,腳轉筋,手足冷。

8.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8.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9 《聖惠》卷八十一

9.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丁香半兩,熟乾地黃1兩,當歸半兩(銼,微炒)。

9.2 主治

後血氣衝心,悶絕疼痛

9.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9.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0 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10.1 組成

吳茱萸45g,烏賊骨45g,硫黃10g。

10.2 主治

溼疹

10.3 用法用量

溼疹滲液多者,撒乾粉;無滲液者,用蓖麻油或豬板油調敷。

10.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1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11.1 組成

吳茱萸(湯洗,焙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

11.2 主治

霍亂暴利,昏塞不自知。

11.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11.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2 瘍科選粹》卷一

12.1 組成

吳茱萸(炒,爲末)。

12.2 功效

疏散。

12.3 主治

氣滯癰腫。

12.4 用法用量

雞子清調搽。

13 《聖惠》卷三十

13.1 組成

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當歸1兩,桂心1兩,白芍藥1兩,細辛3分,木通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1兩。

13.2 主治

虛勞四肢逆冷脈厥絕,面無顏色。

13.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日3-4次。

13.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4 《聖惠》卷五十

14.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當歸1兩(銼,微炒),人蔘1兩(去蘆頭),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蓽茇3分,高良薑3分(銼),檳榔3分,胡椒半兩。

14.2 主治

膈氣,不能飲食,食即嘔逆

14.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14.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5 方出《聖惠》卷五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五四

15.1 組成

韭根1把,烏梅7個,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

15.2 主治

中惡,心神煩悶,腹脅刺痛

15.3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分2次溫服,不拘時候。

16 普濟方》卷三○六

16.1 組成

吳茱萸

16.2 主治

蛇蠍螫人。

16.3 用法用量

上煮湯,以漬瘡上。

17 醫方類聚》卷一九七引《醫林方》

17.1 組成

吳茱萸檳榔木瓜等分

17.2 主治

奔豚氣上至,心煩亂,不省人事,上至心下,從少腹起,上至咽喉,悶絕不能言語,或吐或汗出。

17.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生薑湯調下。

17.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8 《聖惠》卷五十八

18.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桃白皮半兩(銼),人蔘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真珠末1分,雄黃1分(細研)。

18.2 主治

氣淋腹脹不通。

18.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加真珠雄黃末各1字,攪令勻,更入酒半小盞,煎2-3沸,放溫,食前服之。

18.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9 《千金翼》卷十六

19.1 方名

吳茱萸散

19.2 組成

吳茱萸半兩,乾薑半兩,白斂半兩,牡桂半兩,附子(炮,去皮)半兩,薯蕷半兩,天雄(炮,去皮)半兩,乾漆(熬)半兩,秦艽半兩,狗脊1分,防風1兩。

19.3 主治

風跛蹇偏枯半身不遂,晝夜呻吟,醫所不能治者。

19.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酒送下。

19.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0 《聖惠》卷六

20.1 方名

吳茱萸散

20.2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縮砂1兩(去皮),神曲1兩(搗碎,炒微黃),白朮1兩,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20.3 主治

大腸虛冷腸鳴腹痛,食不消化

2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20.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21 《聖惠》卷四十九

21.1 方名

吳茱萸散

21.2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鱉甲3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京三棱1兩(微炮,銼),檳榔1兩。

21.3 主治

痃癖氣不消。

21.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暖酒調下。

2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22 《聖惠》卷四十二

22.1 方名

吳茱萸散

22.2 組成

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白朮1兩,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赤茯苓1兩,前胡1兩(去蘆頭),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京三棱1兩,桂心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檳榔1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22.3 主治

胸痹噎塞,不能下食。

2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不計時候。

22.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3 《聖惠》卷五十九

23.1 方名

吳茱萸散

23.2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白朮3分,白石脂1兩,木香半兩,當歸1兩(銼,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銼,微炒),乾薑3分(炮裂,銼),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23.3 主治

冷痢不止,心腹疼痛,飲食不消,四肢乏力

2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2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24 《聖惠》卷九十

24.1 方名

吳茱萸散

24.2 組成

吳茱萸半兩(微炒),赤小豆半兩,燻黃半兩(研入),鴿糞半兩(微炒),白礬灰半兩,葶藶子1分(微炒),皂莢1分(燒灰),漏蘆1分。

24.3 主治

小兒頭面風瘡,及身上,或如麻豆,多癢。

24.4 用法用量

以生油旋調,塗瘡上。以愈爲度。

2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25 聖濟總錄》卷二十一

25.1 方名

吳茱萸散

25.2 組成

吳茱萸(湯洗,焙,炒)1分,硫黃(研)1分,桂(去粗皮)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芎1分。

25.3 主治

傷寒手足厥冷面青,脣口無色,心中寒慄。

2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煎艾葉湯調下。陰盛者,兼灸氣海數10壯。

2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6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26.1 方名

吳茱萸散

26.2 組成

吳茱萸(湯洗3遍,焙乾,炒)1分,檳榔(銼)3分,當歸(切,焙)3分,木香3分,郁李仁(微炒,去皮)3分。

26.3 主治

傷寒腳氣,心腹妨悶脹痛,坐臥不安

2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用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2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7 《聖惠》卷十一

27.1 方名

吳茱萸散

27.2 組成

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麻黃1兩(去根節),肉桂1兩(去粗皮),乾薑3分(炮裂,銼),白朮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裂),木香半兩。

27.3 功效

回陽

27.4 主治

陰毒傷寒

27.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裏未汗,即再服之。

27.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8 《雞峯》卷二十二

28.1 方名

吳茱萸散

28.2 組成

檳榔1兩,硫黃半兩,吳茱萸1錢,川烏頭1個。

28.3 主治

風寒溼注,下成瘡。

28.4 用法用量

摻瘡上;幹者油調敷之。

2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9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見《明醫指掌》卷八

29.1 方名

吳茱萸散

29.2 組成

白礬2錢,吳茱萸2錢,樟腦半錢,輕粉5分,寒水石2錢半,蛇牀3錢,黃柏1錢,大黃1錢,硫黃1錢,檳榔1個。

29.3 主治

春天發瘡疥。

29.4 用法用量

香油調,先洗瘡去疥,再敷之。

2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29.6 用藥禁忌

不宜抓破敷。

30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30.1 方名

吳茱萸散

30.2 組成

吳茱萸(水浸一宿,焙乾,炒)半兩,鶴蝨(微炒)1兩半。

30.3 主治

心痛

3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30.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31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31.1 方名

吳茱萸散

31.2 組成

吳茱萸(湯洗,焙,炒)、白芷等分

31.3 主治

牙齒疼。

31.4 用法用量

用沸湯浸藥1錢匕,漱疼處。

3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2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32.1 方名

吳茱萸散

32.2 組成

吳茱萸(湯洗過,炒)、楝實49個,巴豆半兩(捶令微破,3味同炒,候入楝實黃焦色,去巴豆、茱萸不用,將楝實去核用),沉香半兩,木香1分,馬藺花(炒)1分,茴香子(炒)1分。

32.3 主治

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腰曲不伸。

32.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炒蔥酒調下,空心、夜臥、發時服。

32.5 製備方法

上除巴豆吳茱萸不用外,爲散。

33 醫心方》卷二十三引《古今錄驗》

33.1 方名

吳茱萸散

33.2 組成

吳茱萸1兩,薯蕷2兩。

33.3 主治

產後餘血不盡,多結成(??疒爾)。

33.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酒送下。

3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4 嬰童百問》卷四

34.1 方名

吳茱萸散

34.2 別名

茱萸散

34.3 組成

吳茱萸不拘多少。

34.4 主治

初生兒喫乳後口內即生白屑,煩躁;亦治口瘡

34.5 用法用量

醋調,敷兒腳心內。退即去之。

35 《聖惠》卷四十八

35.1 方名

吳茱萸散

35.2 組成

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白朮1兩,當歸1兩(銼碎,微炒),紫菀1兩(去苗土),檳榔1兩,桂心1兩,鱉甲1兩(塗醋,炒令黃,去裙襴),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35.3 主治

積聚,心腹脹痛,飲食減少,四肢不和。

3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3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6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36.1 方名

吳茱萸散

36.2 組成

吳茱萸(水浸一宿,炒幹)3分,蓽茇半兩,胡椒1分,高良薑半兩,當歸(切,焙)3分,防葵(銼碎)3分,白茯苓(去粗皮)3分,陳橘皮(水浸,去瓤,微炒)半兩,檳榔2個(微煨)。

36.3 主治

厥心痛,及氣膈心痛

3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晚再服。

3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