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防控傳染病計劃“全球衛生安全議程”啓動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4年2月13日,來自美國、中國、俄羅斯等27個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的代表在華盛頓共同啓動了一項名爲“全球衛生安全議程”(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的全球防控傳染病計劃,旨在加強各國的公共衛生能力建設,防控潛在的傳染病威脅。

“全球衛生安全議程”旨在現有全球衛生安全機制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加快《國際衛生條例》實施,提高各國對傳染病的防範、檢測和快速反應能力,共同促進全球衛生安全。來自美國、加拿大、印度、越南、烏干達等27個國家的衛生部長或常駐團大使,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了啓動儀式。

“全球衛生安全議程”計劃由美國發起和主導,可以聯合並幫助各國更有效地預防、發現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傳染病疫情,計劃涉及的傳染病病原體可以是自然產生、人爲製造或是實驗室事故無意泄漏的。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在啓動儀式上說,世界正以此前無法想象、無法預測的方式聯繫在一起,傳染病的暴發威脅着越來越多人的健康以及越來越多經濟體的繁榮穩定,但全球只有不到20%的國家能有效地預防、發現和應對由新興傳染病導致的全球衛生威脅。“我們的目標是面臨傳染病的威脅時,所有國家、所有人都能受到有效保護。”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托馬斯·弗裏登在計劃啓動前的電話記者會上說,該計劃在預防、發現和應對傳染病上都有具體量化目標。預防方面,將加強有關國家培養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措施,加強接種計劃並建設必要基礎設施;發現方面,計劃在有關國家80%的地區發現至少5種最致命的微生物;應對方面,將幫助有關國家建立應急中心,保證在疫情暴發120分鐘內作出反應

美國衛生官員表示,美國疾控中心和美國國防部今年將投入4000萬美元,與10個國家開展防控傳染病合作,明年計劃注資4500萬美元,進一步擴大這一合作項目,希望5年內能與至少3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相關合作。此外,白宮將在今年召開“全球衛生安全議程”論壇,討論合作進展與未來發展計劃。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