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在廣州醫科大學揭牌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3年10月12日,“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在廣州醫科大學正式揭牌成立。中法雙方將聯合開展天然免疫、過敏與炎症腫瘤轉化醫學等方面的研究。

諾獎得主、法國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擔任該所榮譽所長,並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同擔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學術委員會成員由來自美國科學院、法國科學院的多位院士和國內知名學者共同組成。

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下設免疫學教研室和天然免疫、過敏與炎症腫瘤轉化醫學研究3個研究室,將重點進行天然免疫從果蠅到人,以及醫學研究從基礎到臨牀的兩種轉化研究。“霍夫曼的團隊具有基礎研究優勢,在研究傳染病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信號通路上成效顯著,中國則擁有很大的臨牀基礎優勢。”鍾南山表示,兩者合作可以促進針人體免疫缺陷的藥物研發,有助於闡明“爲何有些病例的免疫系統會對H1N1、H7N9等傳染病反應過激”的個體差異,並對H7N9等傳染病肺癌、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免疫研究有所幫助。

鍾南山介紹,研究所的人才隊伍將從中法知名科學家、學者中選拔,並將建立接軌國際的實驗平臺,組成國際化科研團隊。此外,對於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和學生,將與國外實驗室聯合培養,以期最終建設成爲國家重點實驗室。

繼2012年11月首次訪問廣州後,法蘭西學院院士、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朱爾斯?霍夫曼教授(Jules Hoffmann)於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再次蒞臨廣州,爲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揭牌。

霍夫曼教授

該研究所附屬於廣州醫科大學,專門進行天然免疫研究,由朱爾斯?霍夫曼教授、廣州醫科大學校長王新華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本世紀初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 SARS的致病因子)發現者鍾南山教授一起領導。該研究所將開展一些共同研究項目,努力成爲國際一流的研究機構。

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揭牌儀式,法國駐廣州總領事Bruno Bisson先生和王新華教授出席

揭牌儀式後,舉行了第二屆國際天然免疫學術研討會,兩百多位研究員和大學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包括著名法蘭西學院院士Bernard Roizman教授和Jean-Fran?ois Bach教授在內的多位中國和法國教授在會上作了學術報告。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